第244部分(第2/4 頁)
民族就真的是無往而不勝了。”秦日綱長長地吐了口氣。
黃再興夾起個辣椒,丟進嘴裡,狠狠地咀嚼著,“會的,只要我們能像殿下說的那樣,不懈地努力,只要我們不做任何一點兒對不起民族利益的事情,這個目的就一定能夠達到。”
“哈哈,怎麼這頓飯吃了這麼久,揹著我是不是請秦老總吃什麼山珍海味了啊?”
隨著一陣朗朗的笑聲,紅一方面軍副參謀長曾錦發一陣風似的颳了進來。
“山珍海味?”秦日綱大眼睛一忽閃,衝著曾錦發咧咧嘴,“什麼山珍海味啊,要說是吃了一肚皮的鳥氣還差不多了。”
曾錦發笑著看看秦日綱,顯然是發現了他手裡的半截筷子,“這是誰惹了我們的秦老總了,一會兒我替你去收拾他。”
秦日綱看看侍衛送來的筷子,再低頭瞅瞅自己手裡原先的,隨手一丟,哈哈笑了起來,“算了,還是我老秦自己來吧。”
“回來的這麼快,一定是路上又沒顧上吃飯吧?”林鳳祥看著曾錦發自己搬了個木凳坐了下來,趕緊招招手,叫門口的侍衛給曾錦發拿副碗筷,接著又微笑著把剛才飯桌上的話題簡略地說了一下。
曾錦發先是接過侍衛遞來的一條手巾擦了擦臉上、手上的泥汗,再端過飯碗,筷子在碗裡撥拉了兩下,望著林鳳祥三人輕輕地嘆了口氣,“早先聽說漢中一直是個河川農業地區,應該是很不錯的,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有種說不出的什麼滋味兒。”
“別都愣著了,咱們還是邊吃邊說,兩不耽誤。”林鳳祥瞅瞅眉頭又有些往一起湊的秦日綱,呵呵地笑著。
“我可不是想給秦老總你添堵哦,有件天大的好事我要到最後才能說,提前說了怕你秦老總更吃不下這頓飯了。”曾錦發也看著秦日綱笑了笑,“從留壩到勉縣及西面所有地區,缺糧少衣的百姓比比皆是,為了幫助他們,各部都在節省自己的口糧。就是這樣,有些大戶們還是不肯主動拿出他們的囤糧來。”
“好大的膽子,我就是沒時間,有時間我親自登門去拜訪拜訪,看看他們都長沒長人心。”秦日綱的話剛一說完,眼睛迅速瞥了黃再興一眼,吐了吐舌頭,嘿嘿地趕緊低頭吃了口飯,“可惜可惜,今非昔比嘍,就是我去了,他們也敢不賣老子的帳了。要講政策,還要團結這些個混蛋不是。”黃再興是共盟會在方面軍中的第一把手,秦日綱知道,在這位大人面前講些有悖政策的話題,那可不是一件好玩兒的事情。裝模作樣地哼唧了一會兒,他忍不住抬起頭來,把目光落到曾錦發的身上,又轉移到黃再興那裡,他在猜想曾錦發到底帶回來的是什麼。
………【第一九三章問題比我們想像的還複雜的多】………
“這是個很突出的問題啊,”林鳳祥點點頭,“目前曾水源那邊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隨著大軍的北進,糧草供應、運輸都是不能忽視的大問題,不能把以後的希望放在就地籌糧上。”
黃再興收起剛剛由關中發回來的緊急情報,端起了飯碗,“農業發展取決於地理環境的優勢。漢中、興安地區以前的環境不錯,因此農作物自然興旺。聽當地人講,這裡始於唐代的‘畲田’運動和宋代較大規模的伐木修棧,對整個盆地的自然環境就有了破壞,不過,從程度上看仍是輕微的。後來明代曾經出現過幾次湧入秦巴山區的流民潮,但由於安置得當,雖然農墾面積有所擴大,地理環境的影響也不是十分嚴重。清初以後,特別是乾隆至嘉慶這段時間,由於缺少自己的土地,隨著上百萬的移民大規模遷入和在秦、巴山區瘋狂地毀林開荒、濫伐濫墾,才致使盆地周邊地理環境日益惡化,山區森林數目銳減,水土流失嚴重,江河淤積,洪澇災害加劇。從前修築的一些水利設施更是遭到了破壞,這就導致了自嘉慶以後,漢中盆地農業經濟的衰退和蕭條。”
“是啊,什麼東西都不能過,過了就會出現反面的作用。”曾錦發給林鳳祥、秦日綱分別夾了些菜。
“不錯,”林鳳祥點點頭,“關中也曾是中原的糧倉,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還是個很富庶的地區。可自從‘安史之亂’以後呢,由於屢屢遭遭受到戰爭的破壞,也就開始逐漸的走向了衰落。尤其是自明清以後,關中的水利建設十分落後,在這一時期中,不但沒有興修大的水利工程以利於農業的發展,甚至於還把歷史上有名的鄭國渠都幾乎要廢棄。所以,此地就經常會遭受到天災的威脅,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幾乎就成了一條鐵定的規律。不能充分利用水利資源,關中地區喪失了歷史上的優勢地位,自然就形成了所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