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衛兵們上街買菜,因著漁民在戰船的保護下重新出海,大量新鮮海貨重新進入市場,改變了食品連續數月供不應求的局面。供需平衡後,菜價也就降下來了,菜價一降下來,別的東西也跟著降價,城中物價正呈現出整體下降的趨勢,兜裡的錢更值錢了,重新開張的買賣越來越多了,李小丫就琢磨著要買玩具了。
昨晚上研究了一晚上的《仙丹集》,直看到半夜,差不多每個方子都研究了一下,還別說,真有幾個在去掉動植物原料後,配方中剩下的金石原料換一下配比比例,那就是徹頭徹尾的火藥彈,有的要引火,而有的直接往地上使勁一摔就會爆炸,頗有些像前世小孩子喜歡玩的摔炮,只是這“摔炮”因為用料和用量的關係,威力大到可以炸傷人。
若說使用方便,隨取隨用的,那當然是摔炮最佳,只要選取合適的藥品和控制住藥量,摔炮的威力就能在玩具和殺器之間自由轉換。
既然已經打定主意日後靠化學技術謀生,現在自然要找一切機會練手,重新回憶起當年讀書時背下的元素週期表和各種化學反應方程式,而眼下最便利的練習機會就是從火藥開始。
這種摔炮的材料就是做鞭炮煙花的煙火原料,來源方便,有現成的原料藥,都不用自己再二次加工,省了工具上的開銷,比用廢油做肥皂什麼的省事多了。
李小丫算盤打得精,但唯一讓她感到煩惱的是,早市這條街連同周邊幾條街都沒有煙花作坊,畢竟因為火藥的威脅性太大,哪地兒的官府都不允許煙花作坊開在人口密集的地方。
李小丫愁的就是這個,經歷了前幾次的直接或間接的襲擊,她連傍晚都不敢獨自一人上街散步,更別說自個兒走遠路去買菸火原料,天知道那些打自己主意的人是不是放棄行動了,雖然不知當時海盜那幫人為什麼沒有在第一時間滅了自己,但能活著總是件好事。
李小丫當然很清楚,她要是直接開口請這些護院帶自己去買人家肯定不答應,所以這事只能她自己親自去辦。
買完了菜,三人走商街返程,商街這幾天也明顯熱鬧起來,蕭條景象好像是昨日幻影一般,這大清早的就人流車流川流不息,前幾日三人還能橫成一排走,今日兩人一排都有擋道的嫌疑。
一切的變化都是從漁民重新出海那天開始的。
李小丫挎著籃子費力地在人流車流中穿行,車來人往,不經意間,一輛車從身邊擦身而過,李小丫餘光瞄到一開始沒反應過來,繼續往前走了幾步才突然轉身回頭,雖只看到那輛車的背面,但她仍然認出那似乎好像大概可能是輛人力車?!
“看到什麼了?”那兩衛兵拉了發呆的李小丫一把,她差點被輛牛車撞上。
“我剛才好像看到一輛奇怪的車子。”李小丫指著那漸行漸遠只剩一個小黑點的影子道。
“你說那個人力拉著跑的車子?就是人力車啊,以前沒見過?可能是城裡的車行也重新開門了吧,車伕都出來拉生意了。”一個衛兵道。
“人力車?”李小丫有些驚訝,原來自己真沒看錯,真是人力車,“我一直在海邊生活,極少進城,只聽說城裡有這東西,還從來沒見過呢。”李小丫補充解釋道,想起自己以前好像在城裡看到過類似某某車行的招牌,根本沒想到居然會是人力車。
“那難怪呢。全國各地經濟尚可的城市都有人力車,出門很方便的,京城就有好多家人力車行,除了人力車,還有一種四輪出租馬車呢,最初是外國人帶來的,不過後來也成了京城有錢人家擺捧場的常用車了。”
李小丫腳下一拐差點摔跤,“啥?四輪出租馬車?!”
“呵呵,是啊,這個就更沒聽說了吧?很多初到京城的外地人看到四輪馬車都很驚訝呢。”
“不過那車有個最大的缺點,只能在城裡走,不能出遠門,萬一陷到泥地裡,要把車推出來就沒有我們自己傳統的兩輪馬車那麼容易。據說以前外國人在京城開了第一家四輪馬車行後,沒少跟我們兩輪馬車比賽,老是鄙視兩輪車晃得厲害不舒服。結果他們才可笑呢,沒一回長途能順利跑下來的,屢屢陷到泥地裡還怪我們沒把路修好,最後就只能擱在城裡給有錢人和他們外國人自己用了。我們有精明的老闆學著那馬車的樣式,另造了輕便的雙輪馬車供一般百姓使用,這車造價比我們傳統馬車貴一些,但乘坐的確舒服,現在京城的體面人家出門都選擇乘坐這**車,車費也貴一些,不過想想京城有那麼大,也就不會覺得貴了。這麼二三十來年過去,到現在大家也都習慣了,即使是外國使者來朝,走陸路的話一樣要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