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惕,遇上成心騙人的騙子三言兩語就能讓人昏頭。
現在因著海盜的緣故,城裡城外都是遊民,有不少生存能力弱的老人婦孺就遊蕩在漁村附近,找機會給村民幹個活換口飯吃,遊民的流動性又大,今日還在的遊民不見得明日還在,時間一長,村民就對村外來來去去難得看到個熟臉的遊民習以為常,而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形成習慣就會跟著麻痺大意,就容易讓人鑽空子。
李小丫認為,得想個辦法讓村民恢復對陌生人的警惕性才行,不能把村外的遊民不當回事,誰知道他們當中有沒有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傢伙伺機行動。
李小丫會這麼想自然也是經過她的考慮,要真是海盜壘窩缺勞動力,為了出海方便,肯定不會到城裡弄人,從城裡到城外上船走人太引人注目,但若是直接就在海邊,沙灘上消失個把人太方便了,沒準在哪個僻靜處的灘塗上就藏著海盜用來偷運人的小船呢。
李小丫想到被海盜屠滅的那幾個村子,地理位置都很偏僻,跟鄰村隔得又遠,進城趕集趕著車來回都要一整天,當初寧靜安逸的小村子如今成了人人皆知的一片焦土,一般人誰沒事會跑那裡去呢,倒是挺方便海盜藏東西的,沒準他們的小船就都藏在那裡。
李小丫自然不會親身犯險,去她認為的嫌疑地點查探一番,萬一親眼證實了她的猜測,但碰上海盜怎麼辦?那她豈不虧大了?
所以為了自身安全,李小丫不會去幹這有百分之五十機率的傻缺事,她只是冥思苦想幾日,找出一個目標試驗村,想進村看看實地情況。
李小丫挑中的試驗物件叫大葒樹村,是離城北門最遠的大村子,人口將近一千,這村子周圍是一片只長在海邊灘塗裡的葒樹林,林子很茂密,村子就隱藏在樹林中,村頭村尾各有一條小路分別通往進城的官道和海邊。
為了能讓村民更信任自己,李小丫精心地做了一番化裝,臂彎裡挎著一個籃子,籃子裡放著一些針頭線腦,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賣針線的女販子,大清早先跟大家從僱主那裡領來髒衣服後,把今日飯菜錢交給虎妞,她就挎上籃子出發了。
出城門走了一會兒,李小丫碰上一個賣魚貨的,給了幾文錢搭了個順風車,然後又步行一段路,一個時辰後終於到達了大葒樹村。
一走進樹林的範圍,火熱的陽光被隔絕在層層的樹冠外頭,頓時就感到一陣清涼,不過在樹與樹之間遊蕩閒坐的遊民數量不少。
李小丫小心地避開遊民,挎著她的籃子走進村子叫賣。
李小丫對這村子進行外圍調查時,基本情況都摸得比較清楚,知道貨郎來得不那麼勤快了,好些女人手裡的針線都開始短缺,但家裡儲備的糧油又夠吃,不敢為了幾根針線特意進城一趟,怕去了就再回不來。
正是因為有前期的調查打底,李小丫才打扮成這個樣子,她一走進村子就吆喝開來,馬上就有一些婦女跟過來,一群人慢慢來到村子中間的大空地,李小丫往一棵巨粗的大葒樹下一坐,把籃子上的罩布掀掉鋪在地上,再把籃子裡的針線等物整齊地碼在罩布上,吆喝著女人們都過來隨便看隨便挑。
“隨便看啦,隨便看啦,最全的顏色,粗細都有啦,繡花做衣裳縫被子都合適啦,都過來看啦,便宜啦。”
李小丫為這次行動下足了本錢,一籃子的針線玩意兒,絲線五顏六色粗細型號俱全,針也是從繡花針到縫被針都有,還有純色的手帕和紅色的頭繩。
婆婆媽媽少女丫頭們呼朋喚友的圍攏過來,李小丫嘴巴跟抹了蜜糖似的手裡拿著各樣的商品利落地招呼著。
“這位嫂子面板很好啊,看看這方手帕吧,這顏色多襯你吶,繡幅花紮在頭上,看掉那些爺們的眼珠子。看看這些繡花線,跟這手帕顏色絕配吶。”李小丫左手手帕,右手繡花線地比劃著。
“小妹妹好可愛啊,喜不喜歡這些頭繩啊,挑一根吧?”李小丫眨眼工夫就抓散了一個小女孩的辮子,用自己的新頭繩重新給她梳了一個髮辮,“小妹妹戴紅色真漂亮。”
“我看這位大嬸手上拿著針線笸籮,是不是要買縫衣線啊?我這裡顏色最齊全了,大嬸乾脆來一套?大嬸要是來一套可以給你算便宜點吶,單買就划不來咧。”李小丫把十來種顏色的縫衣線都擺在一起給對方看。
“姐姐氣色好啊,是不是最近有喜事了?置辦嫁妝可有得忙了,要保護好手指哦,看看我的頂針吧,純銅的,打磨得很光滑,戴上一點都不扎手,姐姐試試看呀。”李小丫不由分手拿起一枚頂針戴在了一位少女的手指上。
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