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的經營方式,曾經花費了整整兩天時間。
這些東西想必是在座的貴族們聞所未聞的。
瑞博說道:“經營商品買賣要看時機和人脈,雨後的羊毛和夏天的木炭顯然是很難出手的貨物,一個在佛朗士南方擁有長達一個世紀的家族和剛剛在這裡紮下腳跟的家族,無論是信譽度還是受歡迎程度上都是無法比擬的,因此爺爺只是在早期的時候,進行一些商品買賣,那並不完全是為了積累財富,更重要的是將這條通道的主要人物摸熟,等到人脈熟悉之後,才是真正賺錢的機會,大家知道玻璃在意雷和在佛朗士的價格相差多少嗎?”
“大概差整整五倍。”斯卡茲勳爵說道。
“是的,當玻璃被運上船的時候,就已經差了兩倍了,那是必須繳納給意雷的稅收,以及意雷商業行會收取的費用,等到到了佛朗士,一下碼頭,又增加了兩倍,這些錢都進了國庫,因此商人辛辛苦苦到手的只不過是對本對利的買賣,這裡面還要去掉損耗以及意外的損失,因此往往一條船沉沒,便能夠讓幾家富商破產。”瑞博說道。
“沒有逃稅的嗎?”胖子插嘴說道。
“不錯,在南港幾乎每一戶商家都多少逃掉一點稅,但是,以此致富卻是不可能的,南港有商會聯合管著,他們不希望看到太過囂張的逃稅行為,那樣對於大多數商家是不公平的,同時也會惹來麻煩。因此商人們頂多將損耗和意外損失轉嫁到稅務裡面去,商會聯合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商人們的利潤仍舊不到百分之五十,還得支付工錢和租船的費用。爺爺並不從這條航路上打主意,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極大的代價,疏通了意雷,西拜和佛朗士的幾條門路,就拿意雷的玻璃來說,爺爺買通了兩家玻璃廠,以及意雷商會聯合中專門管轄玻璃出口的官員,爺爺將需要生產的玻璃製成訂單,讓玻璃廠事先生產好,這批玻璃算是爺爺已經買下來了,然後爺爺拿著訂單到南港的商人那裡,讓他們出價,賣給出價最高的那一家,這樣一來,爺爺就做成了一筆生意,然後正正經經得繳納稅收,錢就到手了,那個商人再到意雷去將貨物運回來,中間出現任何損耗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也用不著繳納任何稅收,因為稅已經交完了,到了後來,爺爺越來越有名氣,信譽越來越好了,他也用不著事先向玻璃廠下訂單,無論是玻璃廠還是商人都願意先墊付出錢來,爺爺就是這樣發財的。”瑞博解釋道。
那位斯卡茲勳爵琢磨了半天,突然間叫道:“不對啊,這樣一來,你爺爺實際上並沒有賺到什麼錢,他等於替那個商人白忙了一場,那個商人化了錢,買了玻璃,運回來,加上繳稅,如果玻璃不漲價,意雷的玻璃廠不跌價,那個商人不肯吃虧,你爺爺從中根本不可能賺一個銅子,即便是賺一個小小的差價,也不可能令你的爺爺如此富有。”
“對啊。”胖子也恍然大悟道。
瑞博早已經猜測到這些人是如此反應,因為當初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瑞博笑吟吟得解釋道:“這其中賺錢的名堂多著呢,差價不算,合資是最簡單的辦法,爺爺用一半的貨物當作資本和那個商人一起做生意,這樣利潤平分,還能夠減少風險,大多數商人願意這樣幹,這是一塊利潤,不同的季節,商品的價格是浮動的,在這上面作文章,才是真正令爺爺發財的原因,比如這些茶葉,意雷並不出產,同樣也是從外國運進來的,茶葉大量到達的季節是三月到五月的信風季節,那時候,茶葉比較便宜,爺爺買進一批藏著,但是對於佛朗士來說,一年四季都相當昂貴,因此無論同什麼人合夥都能夠賺錢,除此之外,另一個賺錢的原因就是,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我爺爺很多資金都是別人賒欠或者是墊付的,這樣有兩個好處,一來,無形之中爺爺的資本等於增加了十倍,二十倍,甚至一百倍,要知道一分本錢一分利潤,多出來的本錢等於提高了利潤,雖然這些本錢是虛的,但是利潤是實實在在的,第二個好處,才是我家財富的真正來源,用爺爺的這種經營方式,第一筆生意剛剛做好,貨物在意雷的港口還沒有裝船呢,這裡已經能夠開始第二筆交易了,因此,即便我們家每一筆經營所得的利潤遠小於普通商人,但是我們資金回籠的速度要比其他商人快幾千倍,其他商人運一次貨物前前後後大概要三個月,但是爺爺談成一筆交易頂多需要一個小時。”
“不錯,不錯,厲害,厲害。”胖子連連點頭道:“你爺爺真是天才,能夠想到這樣高明的經營方式,不過這種經營方式好像極為危險,一旦中間遇到波折,很可能陷入資金運轉不過來的情況。”
“是的,所以,叔叔準備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