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頁)
崇拜不同,眼鏡很冷靜,這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品質,葉楓笑了笑道:“我是這麼說過,但是沒關係,這個專案的負責人是我,有什麼問題都由我來承擔,你們只需要完成我佈置的任務。”
葉楓雖然很想一棒子將施耐德敲死,但他也知道這樣的事情急不得。
但他不甘心,明明記得愛迪生研究了六千種燈絲,才找到了竹子,而自己不用做這些試驗,直接知道最好的材料是鎢絲,但還是卡住了,這種感覺實在是非常不爽。
碼字遇到瓶頸,就不是努力不努力,有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要靜下心先想想後面的情節和發展。
做試驗遇到瓶頸,也不是人多或者多做試驗就能突破的,需要先確定研究方案。
葉楓先派一部分人收集詳細的真空和真空泵的資料,並對以前的方案進行了推敲。
掃了一遍,葉楓就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不用托里斥利玻璃管?一頭先焊接好燈絲,灌進水銀,然後倒過來放空,上面不就是真空嗎?”
葉楓覺得,這樣就算不是絕對真空,也應該是很純淨的真空吧?
沒想到,眼鏡看白痴一樣看著他:“鎢絲太粗,我們只能使用博士您所說的碳化竹絲做試驗,如果灌進水銀,燈絲也毀了。”
“如果是絲的話,倒可以試試。”眼鏡最後沒好氣地嘀咕了一聲。
實驗組早先確實提出用絲進行試驗,不過被葉楓否決了,他知道鎢絲才是王道。
就算鎢絲不行,早期還可以使用竹絲,絲太貴了,無法商業化,他不願意花冤枉錢,卻惹起了眼鏡心中的怨氣:太吝嗇了。
葉楓
他,想到就算托里斥利玻璃管能做出純淨真空,恐怕也無法實現工業化,看來還是要想別的辦法。
不過,這一次葉楓不敢隨便發言了,如果再問出一些幼稚的問題,恐怕自己在研究員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就會毀於一旦。
葉楓仔仔細細看過了之前的試驗報告,發現眼鏡他們使用了一種真空,製得一種不太純淨的真空,成功延長了碳絲的點亮時間……二十分鐘,這顯然不夠。
碳絲容易燃燒,所以必須要隔絕氧氣,如果使用金屬絲,又必須要鎢絲、絲這種電阻率比較高的材料,鐵絲、銅絲、鋁絲電阻太小了,低電壓下發熱有限,根本到不了白熾發光狀態,這也是普朗泰他們搞出八百伏“高壓”電的原因。
葉楓覺得,與解決鎢絲加工問題相比,還是真空容易解決,托里斥利玻璃管不行,就用活塞抽,不停抽。
他自己偷偷做了個實驗,發現抽到後面,這個活塞也抽不動的,因為氣壓差太大了,就算使用機器……也太勞民傷財了。
研究員們收集了一大堆真空泵的資料,這玩意市場上根本沒有買的,也就是實驗室有,都非常簡陋。
“我們要設計一種新的真空泵。”葉楓揮舞著手中的資料,對研究員們說道。
葉楓知道後世的真空泵,在工業生產中應用很廣,他沒接觸過具體的技術,但曾見過一個旋轉真空泵的專案,雖然這個專案被否決了,但也讓葉楓對真空泵有個大概的認識。
雖然不知道具體的設計,但原理還是一樣的,無非是排氣和抽氣,排氣似乎太複雜,抽氣尤其是機械抽氣就簡單了,就是不停抽,抽得你接近真空,無限接近。
機械力肯定不行,與大自然鬥是很不明智的,也不經濟,還是用托里斥利玻璃管的結構,用水銀柱抽氣。
設計一個全封閉的抽氣泵,主體是一根接近一米高的水銀柱,上端是漏斗狀的圓泡,下端也連著一個,中間隔著閥門。
其主要原理就是首先在整個迴圈管道中充滿水銀,接上容器後,開啟閘門,利用水銀柱自然下滑,抽出容器中的空氣,由於圓泡比容器大得多,多抽幾次,容器裡的空氣就變得很稀薄了。
當然,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光是設計這個機器,葉楓就花了三天時間,在內部使用了迴圈結構,也就是抽一次以後,堵上抽氣口,開啟出氣口,讓水銀倒流,將氣泡中的空氣排出,如是再三,就能抽得稀薄的真空。
其關鍵就是迴圈結構,以及容器的密封,這個對於掌握了橡膠工藝的葉楓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從技術上來講,葉楓的迴圈真空泵也不復雜,但在這個時代,真空還處於實驗室中,大家的要求並不高,所以並沒有搞出比較理想的真空。
經過完善,半個月後,這臺真空泵就被搬進了試驗室,而幾隻按葉楓的要求製成的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