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4/4 頁)
次就算栽個跟頭,也還有轉的餘地。
但這口氣很難噎下,施耐德一拍桌子:“那些煤氣商人別高興得太早,諾貝爾公司是個變態,難道我還會怕他們?給我加大電燭的宣傳,電燭還是比煤氣燈好。”
巴黎的市民們突然發現這幾天的報紙變得更好看了,尤其是兩大報紙《世紀報》和《新聞報》好像幹起來了。
《世紀報》連續在主要版面刊登文章,釋出杜勒耶裡宮電燭照明工程的進展,並不斷有文章說電燭如何如何好,施耐德對產品做了哪些改進,品質如何保證,而且,還降價了。
《新聞報》似乎成了煤氣商人的喉舌,不斷報道諾貝爾研究中心新式煤氣燈的研究進展,幾家煤氣公司聯合降價,煤氣燈多麼經濟實惠,使用方便。
而在這片喧囂聲中,兩家報紙每天都會在頭版釋出一條訊息,那就是諾貝爾研究中心的白熾燈,連續點亮的時間,僅憑一百小時、兩百小時、五百小時這樣的數字,就讓所有的爭論變得綿若無力:要是白熾燈的亮度能進一步提高,那麼電燭和煤氣燈,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雖然外面形勢一片大好,葉楓現在的心情卻不好,他瞪著眼鏡,詫異地問道:“你說什麼?歐洲沒有竹子?那試驗用的竹絲哪裡來的?”
“博士,是從你那裡拿來的。”普朗泰戰戰兢兢地舉手說道:“博士你說過要用竹子,並且用一根竹杖描述過,我們沒找到竹子,所以……”
“所以你們就用了我的竹杖?”葉楓跺腳甩手,那根竹杖是愛棠送給他的,是從中國帶過來的,他不是心疼那竹子,但歐洲沒有竹子,那現在做出來的試驗資料,就沒有多大用處,。
“你們確定,歐洲真的沒有竹子?”葉楓不甘地問道,他要儘快實現產業化,如果要萬里迢迢去亞洲運竹子……這也太無聊。
“沒有,我們查了所有的博物學和地理學資料,問了這方面的專家,肯定沒有。”眼鏡酷酷地答道。
“好吧,那我現在給你們任務,用歐洲有的,而且是能工業化的纖維,去做燈絲,然後測試他們的壽命。”葉楓無奈地聳了聳肩膀:“從亞洲運竹子,太遙遠了。”
“博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