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著自己的屁股。
小施耐德心中苦笑,小號電燭是說亮度,不是說設計。
對白熾燈的原理,他多少知道一點。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白熾燈沒有電燭亮,那它的主要市場只是室內照明,這一塊反正電燭進不去,影響不大。
想了想,他決定親自去看一看,並找機會緩和一下兩個家族之間的關係,這個諾貝爾公司,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實在是太恐怖了。
葉楓帶著研究員們繼續做了幾隻白熾燈,準備放到工業宮前的廣場上展示。
玻璃燈泡是訂做的,儲存了很多,燈絲也有存貨,真空泵的使用也很純熟了,不過他又發現一個不爽的地方,就是用煤氣燈燒結玻璃管這一道工序,太慢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電焊、氣焊,葉楓想著相關的資訊,看著煤氣燈的火焰,不由走神了。
他突然想起了在鄉下搞大型活動時,使用的汽油燈,還有白熾燈的原理。
白熾燈的原理,就是將碳絲加熱到白熾狀態,碳絲就會發出明亮的光。
那麼,只要加熱就行,不一定非要用電。
用煤氣燈的燈焰,也可以加熱,當然碳絲易燃,肯定不行的,但別的材料可以。
葉楓仔細推敲了一下白熾的條件,要耐高溫,加工成絲狀。
當然他還有現成的例子可以借鑑,大功率汽油燈也是利用了白熾原理,汽油燈的燈罩使用的是石棉網。
這種燈不是那種手提的煤油燈,加了紗罩的汽油燈,亮度可以提高好幾倍,經常用在通電不方便的大型工地上。
至於石棉,歷史上早就有了,也一直用來做保溫、隔熱和絕緣的材料。
葉楓不忍讓研究員們再辛苦,就讓陸石武和細菌實驗室一個研究員,去弄些石棉網,跑了好多店,才找到一種德國賴興斯坦產的石棉防火布。
拆開上面的石棉纖維,再編織成帶細密小孔的網罩,其實只需要拇指指甲大一塊,安裝在燈頭上,卻足足花了三個小時編織。
石棉布的纖維比一般的布粗很多,和燈絲相比也很粗,但燈絲做得細,是為了增加電阻,現在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所以對粗細要求沒有那麼高
這些研究員,也就是普朗泰和眼鏡理論上強一點,其他的,大部分是沒上過大學的技工學徒,理論知識不一定紮實。
葉楓選他們,看中的就是他們的動手能力,一隻只石棉網燈罩,就被他們像女工織布一樣,編織出來,幾經調整,安裝到煤氣燈上。
“這個,會不會很危險?”普朗泰擔心地看著加了燈罩的煤氣燈,又看看一邊的眼鏡。
“應該不會爆炸吧!”葉楓被他看得發毛,不過還是採取了一些安全措施。
吃螃蟹,誰都不知道會不會有危險。
“點亮吧!”葉楓無奈地看著穿得厚厚的,對爆炸恐懼如虎,卻每次要搶著衝在前面的眼鏡,點了點頭。
煤氣燈,被點亮了,黃色的火焰一閃,接著越來越亮,很快發出強烈的白光,何止是幾倍,十倍也不止,和大功率的電燭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如果加上一個玻璃罩子,這簡直就跟小太陽似的。
“啊!”普朗泰吼了起來:“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們太***偉大了。”
“哈哈,哈哈哈哈!”已經連續四十多個小時沒睡覺的研究員們興奮地相互擊掌,抱成一團。
喧鬧聲中,只聽嘭地一聲,在大家愕然地目光中,眼鏡又昏倒了。
這時候已經第二天早上了,影院的燈光還在亮著。葉楓將這些不知疲倦,似乎永遠不用睡覺的研究員,統統趕了出去。
“等你們臉上的熊貓眼消失了,再回來上班。”葉楓關上門,對不停抱怨的研究員們笑道。
“可是,什麼是熊貓眼?”普朗泰涎著臉問道。
“呃,就是黑眼圈。”葉楓一把將他推到一邊。
大家都回去了,葉楓讓細菌實驗室的人接替觀測工作,他們連細菌都能看清楚,做做觀測記錄肯定沒問題,反正看上去那些白熾燈,還能繼續堅持。
葉楓也要繼續堅持,這天早上的報紙,已經將白熾燈的各項資料提高了一大截,最引人矚目的燈絲壽命,已經上升到四十個小時。
不過,和施耐德家族關係比較密切的《世紀報》,同時刊登了一篇評論性的文章,明確指出白熾燈的亮度不如電燭,最適宜室內照明,對於街燈以及大型室內外照明來說,還是電燭比較好。
“工業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