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4 頁)
吃,鄧擎蒼說他在等秦沁一的素食時已經在北京飯店吃過了。
易水寒便帶安瀾到病房外去吃飯,安瀾走到門口還皺著眉頭問:“這樣好嗎?我媽並不是很待見他的。”
易水寒就白她一眼說:“正因為媽不待見他,所以他想要照顧媽也只能是這個時候啊,不管怎麼說,對於媽這次做手術,他出了不少力的。”
“。。。。。。”
安瀾當即就無語了,鄧擎蒼這一次因為母親的手術的確是出力不少,她並沒有對母親說過,但是她相信母親不可能不知道。
鄧擎蒼給他們買的飯菜非常的豐盛,照顧到了易水寒的口味,同時也照顧到了安瀾的喜好和肚子裡孩子需要營養的問題,甚至還幫她燉了一個鈣骨湯過來。
待他們倆吃完飯回到秦沁一的病房,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了,鄧擎蒼見他們倆回來,什麼話都沒說,只是起身來跟他們點點頭,然後就又離開了。
安瀾總覺得他的背影有些落寞,如果是以前她和他只是師生關係,她或許會關心的詢問他安慰他。
可如今,知道他曾和母親有過一段那樣的感情,知道他和她不單單是簡單的師生關係,她反而不知道該對他說些什麼好了。
秦沁一在手術結束後四個小時醒過來的,當睜開眼看見病床邊的安瀾和易水寒時,她的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對於這一次舊病復發,她其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她甚至連遺書都寫好了,後事也安排好了,想著安瀾終於尋到幸福,她也有臉去見自己的父母了。
然而安瀾和易水寒的努力,他們用親情打動了她,喚醒了她對求生的***,而正是因為安瀾和易水寒都在手術室門外,所以她才有足夠的勇氣迎接這一場複雜挑戰的手術。
手術成功了,她人也醒過來了,現在只需要調理身子了,而她經過手術和重塑,終於尋回了自信,對未來也愈加的有信心和希望了。
當然,她的病依然不能杜絕復發的可能,也許五六年後,依然還會復發,也許那時候她不可能還像這一次這般幸運。
但是,這有什麼呢?至少她贏得了五六年的時間,至少她還能和自己的親人一起生活五六年。
至少,她能親眼看看自己的兩個孫子,親自帶帶自己的兩個孫子。
秦沁一醒過來了,而且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都還不錯,易水寒終於是放心了,因為他國內工作還很忙,不便在柏林久留,於是就不能在這等秦沁一完全復原出院了。
易水寒要飛濱城了,而他來的這兩天一直都守在醫院在,所以安瀾和他幾乎都沒有去逛過柏林,甚至連柏林街頭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倆人吃了午飯去逛的柏林,其實易水寒以前來柏林出過差,對於柏林雖然不算很熟,但是幾個著名的景點他也還是知道的。
因為時間有限,就一個下午,安瀾又是孕婦,不能走太多的路,他們倆商量了一下,最終去的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雖然沒能像米蘭大教堂,梵蒂岡大教堂那樣的殿堂級教堂相提並論,但是也是柏林最美最富麗堂皇的教堂。
雖然柏
林教堂是在德國的首都,但是來教堂的人卻不只是德國人,而是來自世界各國的人都有,各種膚色,不同語言,大家被這座金碧輝煌的高大穹頂、霍亨索倫王朝的墓室吸引而來。
安瀾和易水寒雖然都是十幾歲就到了國外,然後都曾在國外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們並不信教,平時也沒做禱告的習慣。
不過今天,安瀾卻突然想要禱告了,她虔誠的跪在十字架前,雙手合十默默的禱告起來,為母親祈福,丈夫祈福,為肚子裡的兩個小寶寶祈福。
跪在她他們身邊的是一對年老的夫婦,頭髮花白,其中老太太牙齒都快掉光了,笑起來嘴裡還有一顆鬆鬆的牙齒,而老爺爺臉上爬滿皺紋,一看就飽經風霜。
可他們的神態安詳,老爺爺的手一直握緊老太太的手,倆人用德語低聲的交流著,雖然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不過看神情就知道倆人在說一件極其愉快的事情,因為從他們的臉上就能看到幸福。
走出教堂,倆人又牽手走在吹著寒風的街頭,因為穿的衣服多,所以都不覺得冷,只是信步在街頭漫步而已。
除了大教堂他們幾乎沒別的目的地要去,所以只是隨性的走走,如果累了就在街頭的椅子上坐下來休息會兒,然後易水寒去買個小吃什麼的過來和安瀾一起吃。
走到一大型的廣場上,見到有街頭賣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