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情道:“大師一直這樣勸我,難道不正是執迷不悟麼,大師一生醉心於佛法中,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執迷不悟嗎?”
玄痴默然,道:“少俠說的甚對,少俠佛性之高,老衲一生少見,可你卻不知執迷不悟也分善惡,你若是能棄暗投明,那正是佛家的大幸,天下的大幸。”
流無情道:“大師又何必一定要勸我修佛。”
玄痴還是一再勸說流無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流無情卻開始沉默,任老和尚說什麼,也再不多說話,更不再辯解,只是注視著那入定的大和尚。
第五十七章 劍道自然
ps:求大家的推薦票。
看著那入定的大和尚,流無情對玄痴問道:“這位大師為何參禪?”
玄痴合十道:“時通參的是坐禪,他所悟的道乃是此樹。”說罷輕輕指了指時通面前的菩提樹。
流無情見菩提樹大根深,枝葉茂盛,猶如華蓋,將頭頂的半邊天都遮了個嚴嚴實實,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特殊,便問道:“不知這菩提樹有何玄機,能令大師久坐於此,卻還參透不了。”
玄痴道:“昔年佛祖釋迦摩尼功參造化,看破世俗,終於在一顆菩提樹下悟佛,從此捨棄王位,廣施恩德於世,開創佛教,成就累世功業、、、、、、菩提樹至此沾染了佛祖的靈根,玄通參悟的正是佛道根本。”
流無情沒想到一棵老樹,竟也暗含典故,但典故歸典故,流無情並沒有覺得眼前這棵‘普渡佛祖’的神樹有什麼特殊。
只聽玄痴合十道:“阿彌陀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流無情還是第一次聽到關於佛家典故的事,更是首次聽到高僧弘揚佛法,心想這玄之又玄的話不知道暗含著怎麼樣的奧秘,這個玄痴老和尚能夠修煉至元嬰級別,想必不是無本事的人,便問道:“菩提本是樹,為何說無樹?”
玄痴笑了笑,解釋道:“佛法無邊,到了無它無我的境界時,有既是無,無既是有,少俠可曾理會?”
流無情聽他說的話冒失道理玄奧,但自己卻是一頭霧水,什麼有無之論,根本是自相矛盾,便道:“有就是有,怎麼能夠是無?依照你所說的眼前菩提樹並不存在,但我卻明明看見他在我的眼前。”
玄痴慈眉善目,合十道:“有既是無,無既是有,少俠說這樹是真實存在的,並不錯,老衲說這樹不存在也不錯,老衲看的不是樹,而是樹以外,佛法高深,存乎一心而已。”
流無情沉思,這老和尚的話讓他想起了劍道,劍法修煉到至高境界時,正如老和尚的話“劍法高深,存乎一心”,看來劍法和佛法也有相同之處。這時候他似乎突然想通了,道:“有樹無樹,有劍無劍。手中若是有劍,便有了牽掛,心中若是無劍,便空靈灑脫,再不受任何羈絆,劍道修煉至高絕之巔,便存乎一心。”
玄痴合十道:“阿彌陀佛,少俠悟性之高簡直世所罕見,竟然能從老衲談論的佛法中領悟出劍道至高奧妙,真是佩服佩服。”
流無情簡單的謙虛道:“晚輩不敢在大師面前賣弄,只是覺得劍道與佛道之間似乎有所聯絡,但不明白處還望大師指教。”
玄痴道:“老衲雖然不曾學劍,但也可領略其中一二,依照老衲看,劍道本是佛道中萬千大道之一,修煉到至高處,自然會融合進佛道中。”
其實無論是佛道、劍道,還是魔道,以及諸多道法,都是天道的一種不同體現而已,修煉到絕頂巔峰處,都必融匯於天道之中。玄痴一生修佛,認為佛道包括劍道,也是理所當然,情理之中。
這世上無論是那一行,只要修至絕頂處,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流無情道:“以往我與人交手,心中常常想著接下來應該出哪一招,才能將敵人擊殺,現在依照‘手中無劍’的劍道來看,以前用劍落了下層,被招式所拖累,反而不能突破到大圓滿的境界。”
金不時在一旁聽見流無情如此說,心中也是一驚:“我與人交手時,常苦心思索何時出手最佳,使用何招最佳,這不也正是有了牽掛,使得我的大金剛掌力一直不能突破到大圓滿境界,師傅讓我修研佛法,正是要我領悟‘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啊。”
旋即又想到“流無情的悟性,實在是驚人!”
玄痴道:“手中無劍,心中有劍,這確實很難達到的境界,但這還遠遠不是巔峰,在其上還有更高層次的境界,那便是心中無劍,手中也無劍,倘若少俠能夠達到此境,必定名震天下,到那時,老衲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