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
故事的開端,發生在黑龍江黑河的冬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戰備值班連的值班戰士需要真槍荷彈地在江邊巡邏,密切關注河對岸莽叢中的“蘇修”。
那時候的領導們說對岸是我方最大的敵人之一,但是對於千里迢迢趕北赴此地的青年來說,惡劣的環境、無望的前途、一年一年逝去的青春,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當然,也有人不會這麼悲觀。
一個叫小榮的插隊落戶的知識青年,興高采烈地告別了嫩江農場的勞作生涯,來到黑河邊上,進入了編制更好的兵團。這意味著,他進了一大步,首先不用幹骯髒的農活了,其次在這裡能受到更好的照顧,尤其是轉業回城的機會會更多一些,還搞定向分配,往後就都有了保障。
洪蝶說到這裡,告訴江湖:“這都要感謝他無意中認識的一個高幹子弟哥們兒,但其實他也無需感謝那個哥們兒。”
因為就在農場的第七年,小榮透過他的各種努力,獲得回上海參加高考的資格。這個彌足珍貴的機會,被一場車禍毀了。
載著小榮的貨車進城的路上,同一輛軍需用車相撞,車子翻在半山腰,當他脫困的時候,軍車上也有個青年爬了出來。
兩輛車只有他們倆倖存下來,而對方傷的比較重。
小榮揹著青年,徒步了一天一夜,終於抵達山底下的小鎮。
他們都在山下衛生隊裡躺了一個月,而小榮失去的是唯一一次的高考機會。
那個青年叫小虎,父親是某某軍區一個特別大的官。他把小榮當做救命恩人。在恢復以後,他拖了些關係把小榮調來黑河附近的兵團。
小榮也算從禍事中得到了另一個福利。他寬慰自己應當知足。
然而,在他在黑河邊上卻遇到了另一次生死攸關的事故,之際誒關係到事故中幾個人後來的命運。
洪蝶放慢了語速,慢慢地,對江湖講述著這段故事。
那是一個大雪初晴的上午,很冷,黑龍江的山林雪野也沒有想象中這麼美麗。
小榮跟著資深的班長縮手縮腳地在凍成了冰面的江邊湊在一起取暖。江的另一頭,有一些與這邊不太一樣的樹林和建築,那就是當時所謂的最大的敵人——“蘇修”的領域了。
他們不會輕易接近那裡,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危險。
但是也會有意外。
小榮看到了一隻肥碩的狍子闖到了冰面上,不論如何動彈,都沒法立起來。
他知道遇見一隻狍子意味著什麼。
雖然兵團相對農場的條件已有改善,但每日的伙食仍是白湯和粗糧,湯分不加調味品的白菜湯、蘿蔔湯,粗糧是大餷子飯和大餷子粥。偶爾會有饅頭和麵疙瘩,一概淡而無味的。
所以這隻狍子讓他興奮得幾乎發瘋,唯一的理智是清楚明白此處在邊境四公里之內,沒有敵情不可以鳴槍,所以沒法向目標開槍。
小榮看向老資格的班長,班長身手好,他是知道的。
班長也知道他的意思,更和他想的是同一個意思。
他們拆下身上的武裝帶,悄悄地向那隻美味靠近,投擲武裝帶,中標。一切都很順利,而且獵物竟然不曾反抗。
兩人合力把狍子往岸邊拖,四十米、三十米、十米米,就要接近岸邊了。但,意外發生了。那隻狍子不知從幾時積聚好了氣力,猛地一竄,撲到小榮的身上,小榮猝不及防,仰面倒地,狍子已借他的力騰空跳到了岸邊。
班長也被狍子帶倒在冰面上,只聽“卡擦”一聲,兩個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就往下一沉。
小榮當時想的是“一切都完了”。
有一個十六歲的黑龍江丫頭和她的父親路過岸邊,看見有老毛子戰士從冰窟窿里拉出了兩個人來,兩個人都是黑頭髮。
丫頭的父親是兵團衛生大隊的,人稱洪老頭。他每隔一段時日就按照土方子去山裡採集藥材。他年輕的女兒自幼在山裡成長,是個十足的山裡野丫頭,也是個山裡好幫手。
但她太愛多管閒事,看到冰面上發生的情狀便賴在樹叢裡不走,非要看一個究竟。
洪老頭沒法子,只好打個手勢,暗示女兒萬不可發出聲響來。
他們靜靜俯臥在叢林裡。
冰面上的老毛子們一看拉上來的是中國人,其中一個抬了抬槍桿子,被領頭的阻止了。
領頭的是個金頭髮的中年人,他指揮抬槍桿子的那個搜那兩個溼淋淋的倒黴鬼的身,還真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