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顯然對於田豐這種劉曄放下架子誠心相邀後,還磨磨蹭蹭,故作清高又不知真才若何者他是沒有好感的。
“好了,伯喈,翼德,子清,子遠,你們也算累了,都去休息吧!公臺且隨我入靜室,吾有話問你。”
劉曄前半句吩幾人後,再對著眼中毫不保留的露出欣賞,激動光彩的陳宮說出了下半句話。
守大人!”
陳宮恭敬地一禮後答道。
當天從下午直到深夜,劉曄與陳宮會面的那間靜室內的燈火一直亮著,其間自有下人送去飯食。
劉曄不說,當然無人知曉當時劉曄與此時已三十三歲的陳宮說了什麼,只知第二日陳宮終日留在分給他的房間中未曾出來,而第三日便由一位親衛護送著匆匆離去。
直到幾年後一日,劉曄屬下幾員骨幹人員,張飛,李政,趙明,以及田豐等才知道其中究竟,同時對於劉曄認識更深入了一層……
這是後話不提,第二日眾名士因為初來此地,一路旅途勞頓便各自休息。對於拖家帶口被此地的“名不符實之士”,劉曄也終於想出了安置辦法,拿出千兩黃金於代郡內城偏向西門處安陽大街上購置一座府院,其中多作佈置,成為一間書院,於郡守城中所有已滿六歲孩童,皆可入學,前三年識字,後面漸學軍政各類種目三年,考核得優者,可選一門精修,過得兩年合格畢業便可直接從軍或是入郡中為屬官。
當然,現在皇帝還在,各種官員按理說會由朝廷安置,只是太守的各種屬官由其自命罷了,故而只公佈了城中百姓皆可將孩子送來識字,其後無論為官或是從軍都會優先,後面內容有三年時間足夠劉曄籌備好教材以及等待合適時機。
這初命為“安陽書院”,後改為“幽燕學府”,最終名為“安平學院”的第一間正式學校就在劉曄這一念間成立了,它在以後所起作用自不必細說,暫且放過。
……
幾月時間很快過去,而劉曄欣喜地現在田豐這位愈來愈盡全力助他的一流謀士幫助下,細作規劃,完善律法。代郡展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困擾他良久的工商問題也有了極大起色,
原因便是田豐一針見血地指出現時使商業無法展壯大的關鍵所在:一為商人地位地下,二為幣制流通混亂,只有極少數大宗交易雙方能用到黃金,其餘多為以物易物,制約極大。
根據這兩點,綜合劉曄“異想天開”的銀行概念,田豐提出了以郡府資金保障信用,建立起一家大型商會,作為客商們交易的中轉站,支付的“票”可以直接兌換金錢,或者在商行內購買貨物。
此法謹慎地以劉曄府庫中還存有的近八千黃金為本位,用特殊製作後別人無法仿製的票,並著商行記憶體根對照,只是在商人中間流通。亦不需擔心通貨膨脹問題,根本算不上幣制改革,可有這麼一個信用漸大的中介商會,雖然還不甚健全,可對商人交易的多樣化,簡單化卻是起了極大多用。
短短數月內,代郡集市便已擴充三次,往來商賈不絕,僅稅收都讓劉曄得利極多。劉曄的老朋友蘇雙,以及張世平兩人,卻是第一個大力支援劉曄如此改革,憑他倆的名氣讓初期進行的極為順利。
感嘆自己終是遇上一位名不虛傳的高才的劉曄,將自己苦心思慮的幾條進一步策略結合實際情況作一些修改後,再交給升為中正並開始呼他為主公的田豐開始著手實施。
可就在這時,朝廷卻比劉曄印象中提早一年迎來了大變!而他也被劉虞急招往州府……
【08】豺狼至朝廷大亂 檄文起諸侯討董
公元月,劉曄接到劉虞通知,讓他至薊城準備一月後的婚事,劉曄這才細想起時間距離上次破二張已近一年,回覆需得幾日來妥善安排郡中事務後,劉曄將田豐,蔡邕兩人請來,以郡事託付
本來他是想帶著田豐一起回去,因他雖說近來時常請教得益匪淺,可總覺現在情勢多變,需得一個智謀之士常常在自己提點並商議。然而現今代郡人丁興旺,竟有五十萬之眾,兵員也相應擴充到兩萬之數,非蔡邕一人能支援過來。如此不僅是因劉曄治理了得。更有劉虞施行半年的寬政,開市,督農,養蠶等政略大大起效,附近深受黃巾餘亂之苦的冀幷州百姓聞聽,遷入幽州者竟達八十萬之眾,此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這些百姓入了幽州,又多聽聞代郡治下堪比州治所薊城,郡守劉曄早早封亭侯之職,愛民如子,又多遷向代郡。此時各地郡縣官吏,因為朝廷政績考核之事,巴不得這些窮苦百姓越少越少,故而暗下里還出了不少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