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頁)
,不知吾與子揚為何要結為盟好?”
先前派韓浩前往幽州,曹操其實私心裡只是想借劉曄之力先將呂布解決掉,可聽完韓浩稟報其中細節,知道那封出乎意料的書信後,對於劉曄地心思他也有些難以捉摸,曹操並非萬能,他的眼光能看多遠,在這個內交外困的時候,答案其實很簡單。
“亦問曹公一句,不知曹公以為公之敵手是為何人?”
荀此時卻是反客為主,不答而反問其身道。
“呂奉先為心腹之患,此為明白局勢,文若何必有此一問?”
曹操他有十足的擊敗呂布地信心麼?在面對極大的壓力時,他沒有時間去多考慮這個問題,腦中想得最多的,也僅是如何利用自己優勢來打敗對手,僅此而已。故而知道荀如此問必有深意後。他口中反間,同時腦海中也開始冷靜分析。
“吾主卻不如此認為!其有云呂奉先僅為曹公一時之敵,而平生大敵則另有其人!,以為此言屬實,不知曹公想法若何?”
荀言語間盡抬出劉曄來,時刻顯示著他自己是代表劉曄說法身份,不知不覺間使話語份量和說服力增大了幾分。
“呂奉先有飛將之名,戰神之號,卻僅為一時之敵?操願聞高見。”
此時並未取得決定性勝利,掌握兗州主動權地曹操不知是真不知。亦或故意讓荀來講好有些退路,反正卻是看似疑惑滿面的詢問道。
“不知曹公為何戰事吃緊,不向袁冀州求援,卻舍近而赴幽州?”
一味被對方反問。只是被動的充當老實的解惑角色,這不是荀的作派,他卻又是藉機要曹操自己來收攏話題。這才是真正地高明談判手斷!
冀州卻是忙於應付黑山,白波兩股黃巾巨孽,且需嚴防呂布之偷襲,自然是未有餘力前來支援。”
雖然曹操這話連自己都無法說服,卻也只能如此回答方能顧全些面子。不至於太過尷尬。
如此,只是吾主卻好似接得情報。言袁冀州早在呂奉先攻伐兗州時便派出大批軍隊屯駐於鄴城,想鄴城與濮陽不過五百里之地,原本這軍隊要行動而去卻是太難了些。不懂軍事,倒令曹公見笑了。”
荀並非不會裝傻,在合適的時機來這麼一下,有時卻能起到極為奇妙地作用。
怕是呂奉先留有重兵於濮陽一帶,其屬下有西涼鐵騎三千餘人,若是順機動,卻可令袁冀州疲於奔命。只怕其是顧忌於此。故而作這般安排罷!”
這妄語之辭,既然被對方點出。自然是需要圓謊的,曹操也是頗有些尷尬地輕咳一聲說道。
“原來如此,難怪袁冀州與曹公有少時友誼私情,又有屬從之義卻只能困守待機,果然坐擁三州,有十五萬兵卒卻是依舊不夠,近日聽聞其又在大招兵員,看來卻是很快能到二十萬之數,到時也許便會出兵兗州罷!”
荀的這句話,聽得曹操一眾人又是齊齊變了臉色,他們現時並未有足夠地情報編制,故而不知此事,但從荀再次的故作不知而透露出的訊息,自然會使他們聯想到許多。
“好了,吾已知子揚全部意思,承他吉言,使吾能堅定擊破呂布信心,但正如文若先時轉述所語,所謂盟議需有共同利益,將來……這利益又在何處?”
話已經不知不覺中說到明處,所有意思都已點得分明,曹操當然也就直接捅破窗戶紙,問起關係到這個重大的盟議能否成事地關鍵點上。
“聞幷州,關中,豫州,南陽皆為民風悍勇之地,又各有戰馬,良田,兵力空虛之利,而緊臨幽,徐二州之冀,青兩地卻是多遭戰亂,百姓逃離,相加不過只有不足一百六十萬人眾,如若袁本初遭逢敗績,只怕二州百姓難足八十萬矣!”
荀又是顧左右而言它,看似不著邊際,實際卻是點明利益劃分的話語立時讓眾人再次表情各異。
洛陽一帶地原河南尹領地,早被劉曄委任地田疇和趙明兩個控制在手中,而聽其意思,間然甘願讓出,可使幷州,兗州,關中之中連成一片!
明白這個意思後,郭嘉、程昱、荀攸、滿寵先後點頭,而曹操也是朗聲大笑道:“子揚是灑脫之人,操亦不想落了俗套,在此盡為吾之心腹,可立時決定:同此時起,到擊敗大患,分得便利之時,此盟約有效!”
“曹公英明!”
荀起身施過一禮,而在他低頭後眼中也閃過了一絲亮芒…
劉曄會作吃力不討好的事麼?當然不會!
曹操明白直說了盟約只到擊敗袁紹之後,這也是極為正常地,因為在此之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