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3/4 頁)
什麼險關。
皇太極被以為,到了陽平關,會有一場激戰,結果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敵人都沒看到,就連陽平關,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雄壯。沒人守關,自然最好,韃子繼續向東,不rì來到漢中,將漢中城團團包圍。皇太極先是勸降,漢中守將豈肯投降,他撤回陽平關的兵馬,目的就是死守漢中。
見漢中城拒絕投降,皇太極大怒,下令攻城。明軍堅強死守,軍民下一心,不管韃子是驅民攻城,還是炮擊也罷,都毫不畏懼。韃子炮火有限,甚至不及漢中,數rì下來,也難撼動漢中分毫。
見久攻不下,皇太極也沒了繼續攻打的心情,糧草有限,誰有功夫在這和你窮折騰。反正可以繞過去,不打你就是。皇太極下令,不搭理漢中城了,繼續向東,前往金州。過了金州,便是鄖陽,只要踏破鄖陽城,前面就是襄陽城。
再說岳肅,在韃子離開長安,西進天水的時候,就得到長安的彙報。嶽肅馬斷定,這是韃子要去漢中,然後過金州,打鄖陽。雖說自己已經下令,讓鄖陽方面,做好戰鬥準備,又調兵前去增援。但嶽肅仍然有些不放心。因為,最後的決戰,就在這裡。
嶽肅下令戰船起航。從黃河進入渭河,渭河就在陝西,離長安都不遠,從渭河再進入雙江。雙江可通漢中,如果正常從水路進軍的話,嶽肅的大軍,甚至要在韃子之前,趕到漢中。但是嶽肅故意放緩速度。只是派人給漢中守將傳令,撤掉陽平關的防禦,死守漢中,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守住。所以,在韃子路過陽平關的時候,沒有遇到一名守軍。
韃子見攻不下漢中,棄漢中前往金州。嶽肅的水師。是隨後趕到漢中。嶽肅將吳如夢的山東兵馬留下,讓他匯合漢中的兵馬,建造石頭城。石頭城北起老君山,中間與漢中城相連,漢中城以南,到雙江。同樣建造石城。石城也不用砌的四四方方,其實就是一道城牆。厚度要夠,高度也要夠。堵死這條路,韃子想要回來,便難如登天。
在石牆沒有砌成之前,派重兵在前紮營,以防韃子返回。嶽肅下的是死令,不管如何,也要擋住韃子,否則的話,四品以官員,不分文武,格殺勿論。
漢中知府,守城副將,還有吳如夢一下子都傻了眼,隨後不說別的,馬著手幹活,調撥人手,建造石頭城。嶽肅繼續順江東進,速度還是很慢,一直保持在韃子後面。沒多久,嶽肅得到訊息,金州失守,韃子繼續東進,前往鄖陽。嶽肅這時,才加快行軍速度,不rì來到漢江。
漢江就在鄖陽東面五十里的地界,從這裡棄舟登陸,嶽肅率軍三萬,趕往鄖陽。一路之,可以看到鄖陽兩側,是山連山、嶺連嶺。鄖陽以北是四方山,直接連到漢江,鄖陽以南是牛頭山,和神農架相連,這麼多大山圍繞,只有鄖陽一條路可走,只要守住鄖陽,韃子便是甕中之鱉。
傍晚時分,嶽肅抵達鄖陽,鄖陽副將與chóng qìng總兵秦良玉出城迎接。秦良玉的年歲不小,但也是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她怎麼會到此,還不是因為嶽大人,一預料到韃子會從攻打鄖陽,第一時間,就派人到chóng qìng調秦良玉前來助戰。
秦良玉是大老遠地翻神農架而來,好在四川的山路,人家都走習慣了,也沒覺得如何。
鄖陽城兵強馬壯,嶽肅大喜,忽然得報,韃子到來,還未紮營,便驅民攻城,明軍人馬眾多,立刻開始守衛,嶽肅與秦良玉、鄖陽副將一起登城,觀看敵情。
韃子是在鄖陽城西側,在這邊同樣可以看到周邊的地形,到處都是山嶺,為鄖陽一處可走,不想捨棄馬匹,就得玩命攻城。所以,韃子一到,連營盤都沒扎,就先行攻城,可以說,是犯了兵家大忌,但皇太極也管不了那許多了。
前面是百姓,後面的韃子,如cháo水一般,湧向城來。城的火炮、弓箭早就準備好了,直接向下招呼,也不管你是百姓還是韃子,只要靠近,格殺勿論。
嶽大人到此,也是帶了不少大炮,城一邊守衛,一邊有條不紊的佈置。到了晚,一切才佈置得當,而這短短一個時辰,韃子已經發動了三次進攻,但都被打了下去。
此消彼長,韃子計程車氣慢慢下落,明軍城的火力加強,聲勢更甚,一個個都放聲大叫。“死韃子,有種就衝呀!”“來呀!來呀!”……
皇太極見今天難以得手,下令鳴金收兵。夜裡仍然沒有紮營,反正是夏天,天氣也不冷。枕戈待旦,隨時都可作戰。
別人顯得著急,皇太極仍然顯得十分鎮定,因為他還有一張殺手鐧,張重安和三百韃子,已經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