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他不欣賞秦無量這群人是一回事,但基本的禮數終歸是放在心上的。既然如此,又何來嘲弄之說?
見他露出困惑的神情,秦無量又要發作,但身邊友伴忙拉住他。
“算了吧,無量兄,他這人是不懂人情世故的,跟他說這麼多,只是浪費口水而已啊。”
“神童也有不懂的事?”秦無量啐道。
黃梨江眯起俊眸,還未及回應,秦無量身邊的友伴之一不知碎聲說了什麼,惹得秦無量哈哈笑起來,回頭看著面前的矮個子,笑謔道:
“看來確實還是有的。”說著,竟仰頭大笑,率著他一群友伴倡狂離去。
“……莫名其妙。”黃梨江嘀咕一聲。
不就是在談論“雲水鄉”麼,以為他不曉得那是盛京裡素負盛名的遊藝場所?
嗟,也太小看他了吧!
不管那些,可莫讓先生等久了,他急急就走。
被秦無量拖住了幾刻鐘,待他趕到太學祭酒所居的院落時,董先生已從屋裡走出來。
“梨江,來了。”董先生的聲音十分溫煦,不帶半點尖刻,只有圓融的涵潤。
“學生來遲了,請先生見諒。”黃梨江連忙道歉。
董先生笑道:“無妨。只是現在恐怕沒時間與詳談了,咱們邊走邊說吧,隨我到中堂去。”隨即領頭往中堂走去。
董先生沒開口,黃梨江也不敢莽撞發問,只是亦步亦趨地跟隨著。
兩人尚未走到中堂,就聽見太學裡的木鐸響了起來。
黃梨江微露訝色,忍不住問道:“今天不是不講學麼?”
“是啊,”董先生回應道:“但有要事宣佈,得召集所有的生員到中堂,所以請人鳴鐸了。”
“……那麼,先生喚學生來,是為了……”
“太子奉皇后懿旨,將親自到太學裡遴選侍讀;但皇后聽聞在太學,有意傳入東宮,所以想先問的意見。”董先生如實告知。
“原來如此……”所以,只要他立時答應,也就不會有太子來遴選侍讀一事了?倘若果真如此,秦無量那些人會很失望吧。
董先生撫著灰白的長髯,轉過身,眯眼笑道:
“父黃乃文名滿天下,五歲能對御詩,也不比父遜色,如今在我門下受業,我見勤奮好學,應是志在千里。如何呢,梨江,是否願意入東宮?”
身邊的少年面容上有種超越他年歲的老成,一雙俊目此時怔怔眯起。
“學生確實有意於仕進。”他坦承,隨即想到先前秦無量忿忿不平的那番話——入東宮任侍讀,將是官場捷徑。
如今皇后又透過董先生傳達旨意,他若欣然接受,或許就可等著一帆風順。
“正因為如此,所以學生才不能接受。”他恭敬地說:“入東宮陪伴太子讀書,固然有機會一躍千里,然而這樣平順的仕途未免太過無趣,並非學生志趣所在。”
“平順無趣……是麼?”董先生笑看著他太學中年歲最輕的生員。
“能跟在先生身旁學習,學生已是十分歡喜;倘若未來有機會以正式考選的方式入朝任職,結交志同道合之友,輔佐聖明國君,使天下大治,那才是學生一心所願。”少年說起自己立定的志向,不禁意氣飛揚起來,雙目炯然,有如振翅欲飛的大鵬鳥。
董先生臉上的表情依舊帶著微笑,突然,他伸手摸了摸少年頭頂,笑問:“梨江,才十二歲,想成為天朝最年少的狀元郎嗎?”
科考雖然沒有訂下最低年限,但天朝開國數百年迄今,尚未出現如此年少的進士啊。
黃梨江猛然被這樣一問,不禁有些怔。董先生可從來沒這樣摸過他的頭哩。
他摸著頭頂,認真回答:“有機會的話,試試也無妨啊。”
並非一定要成為最年少的狀元郎,只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確實已經達到某個境地。事實上,在先生提起這話題前,他還不急著應試科舉。
“應試科舉,或是入東宮當侍讀,顯然心裡已有答案;然而梨江可知,宮中皇子共有幾人?”董若素低頭瞧著少年若有所思的表情。
黃梨江自是知道的。“共有一十七人。”
他爹黃乃任職大內,常在翰林院供奉,即使再怎麼不問政事,這等常識他還是有的。當今天子多情,連同太子在內,共有一十七名皇子,且年歲相距約莫在三、五歲之間。
“那麼應該明白,即便東宮伴隨太子讀書,也未必真能平順無波。”頓了頓,他垂首看著少年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