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補之物,煲出來也滋味萬千的,而且還有補五臟、壯腰力、有益氣開胃、滋陰益精、清熱明目的功效,因為是膳前喝,雲錦怕它味道太過濃郁,加了些冬筍進去。”
這時下人們小心翼翼的端著三個大砂鍋進來了,放在了一邊的條案之上,雲錦上前將蓋子一一開啟來,濃郁的香氣伴隨著熱氣飄散了出來。
“這些湯他們已經煲了好久了,現在味道正好,各位爺按自己的喜好來選吧,”雲錦用勺子在裝著小佛跳牆的鍋裡攪了攪,盛出了一碗,親手奉給太后,“太后,雲錦就幫您拿個主意,您就喝這個小福壽”
“皇瑪法,您喝什麼?”元壽這時跑到湯鍋前,對康熙說道,“元壽給你端。”
優幽書萌 uUTxT.cOm 全紋自版越鍍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這叫做為老不尊 字數:3694
因為給大家準備湯碗都是最小的。份量也就只夠吃幾口的,所以大家可以把那三種湯都分別嘗一嘗,其中小佛跳牆是最受歡迎的,除了四阿哥這個不太愛吃葷的之外,大家基本都喝了兩碗以上,而相較之下,倒是那首烏鴿蛋湯因為藥味太濃的關係,不太受青睞。康熙當然也沒用元壽給他端湯,畢竟他還太小了,很容易被燙到的,不過對元壽的這份兒孝心,康熙還是很高興的。
喝過湯之後,那邊的宴席也擺下了,今天的菜品正如雲錦所說沒什麼特別的,特別的是食材,肉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這次秋獮打回來的,青菜是獅子園這裡的暖室所種的,糧食自然是四阿哥在圓明園種出來的了。
“這可真是,”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聽完雲錦的介紹,不由得打趣雲錦,“皇阿瑪說你由來具有鄉土氣息。你倒真是將之發揚光大,居然還真象農家一般自給自足起來了。”
“這有又什麼不好嗎?”雲錦笑著說道,“如今天下大治,農家才得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給自足,我們爺也能有閒暇以種田為樂,悠然於天地間而心意自得,這都是皇上的恩德呢。”
“鈕祜祿側福晉,”三阿哥聽了雲錦的話,眼睛閃爍了一下,然後笑著說道,“你讀書可算是淵博的,你剛才說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面還有幾句,你可知道是什麼嗎?”
“三爺,”雲錦愣了一下,這個她還真不知道,“您太抬舉雲錦了,雲錦不過是閒來無事,混讀幾本書解悶而已,可比不得您博覽群書,知人所不知,這個話有什麼樣的下文,雲錦確實是不知,還請三爺幫忙解惑。”
“鈕祜祿側福晉過謙了。”三阿哥笑了笑說道,“我也不過是湊巧知道這個罷了,這句話是出自《擊壤歌》是,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田間老父擊壤而歌,觀者嘆息道:‘大哉帝德!’老父回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位飲,耕田為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當然這最後一句還有不同的說法,《藝文類聚》、《樂府》、《詩記》說是“帝何力於我哉!”,《初學記》說是‘帝力何有於我哉!’,而《太平御覽》則說是‘帝何德於我哉!’不管是怎麼總之是這個老農對君王很是不敬就是了。”
“三爺,雲錦真是太佩服您了,湊巧知道的,你都能這麼引經據典的。”雲錦看了看三阿哥。他今天可不是第一次與四阿哥和自己這邊咬文嚼字了,難不成真想弄個文字獄不成?“不過這個老農如果真的這麼說,那就是他見識太過短淺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君王,他又怎麼能這般的安然度日,自得其樂呢,希望我大清的百姓在享受與帝堯之世一般太和的生活之時,不會象那個老農一樣的無知。”
“是啊,”太后點點頭,“得讓那些個百姓知道,他們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可都是因為有一個好皇帝呢。”
“皇太后祖母說的是,”十三阿哥對康熙說道,“皇阿瑪,教化百姓,不能只教他們忠君,也要教他們愛君才是。”
“皇阿瑪,”三阿哥也馬上跟康熙說道,“這教化百姓一事,就交給兒臣辦吧。”
“教化百姓可是件大事兒,不是一時之功,”康熙想了想說道,“還是讓禮部先上個摺子來”
“是。”三阿哥雖然意有不甘,但康熙發話了,也只好退了下去。
“老四,”康熙看著四阿哥說道,“朕聽說你這幾天找畫師畫了不少畫兒,是放在何處了?讓朕也看一看。”
“皇阿瑪,”四阿哥臉上微帶幾分尷尬之色。飛快的掃了雲錦一眼,才衝康熙行了一禮說道,“那不是些兒戲之了只怕是汙了您的眼。”
“皇瑪法,”元壽笑呵呵的跟康熙說道,“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