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花身殘,全給怨民們劈了當材燒。
怨氣集聚凝結的速度快得驚人,約莫兩百名未婚男女,打破地域界限,不約而同地跨出家園,尋遍三川五嶽,以夸父追日的精神做著行腳工作。
日復一日,將近七百萬裡的路途遙遙,總算讓他們找到一處凝聚天地靈氣、物產豐饒,且不受天神惡魔騷擾的縹緲幻境。
人們安定下來後,在幻境中開墾拓荒、結蘆架屋,他們胼手胝足,過起自給自足、絕世而獨立的桃花源生活。
此桃花源,據說是遠古時期共工與祝融大戰,撞倒不周山,女媧娘娘補天,在西北宇最低窪處補強過後,所留下來唯一一處不為天地神魔所察覺的山澗巔隙。
草木扶疏,終年遮蔽住晝夜日華;嶙峋的山峭,紫霧迷樣繚繞;瘴癘四起,沼澤密佈、天險重重;地利加上人和,要利用自然環境殺人於無形,算是輕而易舉的事;其他就遑論依傍山林,藉由自然靈氣孕育而生的奇珍異獸,多的是利爪撩牙,隨時能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闖入者咀嚼入腹了。
幻境內,有的只是樂天知足的老百姓。他們替“她”取了個名字——“虛無”。
因為“虛無”,所以人們不再侷限於肉體,他(她)可以是魂魄仙體、壽比彭祖,也可以是妖精佛身,端看自身修行成果而定。
能在虛無居住、經大自然嚴厲考驗、汰舊換新存活下來的“生物”(既非人、又非妖魔鬼怪、天上仙人,天知道是啥東束,我們姑且稱他或她為“生物”吧!),無信仰、無宗教,是標準的無神論者。
乏人拈香參拜,極盡驚悚詭譎的“虛無幻境”,到唐朝,除去飛禽走獸,就只剩下一名苦守諾言的“寡”情女子,和另一名與她長相左右,同樣孤寂纏身、為情所困的紅髮紅衣天下第一情聖,耗在深幽難測的“虛無幻境”,永無止盡的等待著——
等待?
是的,等待。
他們以共同的意念,
等待奇蹟;
等待生命自然流逝;
等待摯愛的重生;
等待有情人終成眷屬;
等待著所有的所有……
第一章
唐貞觀末年
舉世震撼、刺激到最高點的宮廷爭鬥剛終結不久,近畿一帶歌舞昇平,粉飾太平的歡欣景象,讓人狐疑日前抄四皇子府第的重兵是幹啥用的!
有天官觀星家預言:“大唐會衰敗於歷代兄弟鬩牆的腥風血雨下”,這話果然不假。素來以英明睿智著稱的太宗皇帝李世民,終於到了無法控制宮廷派系,使三軍真正對他心悅誠服?再展雄風的時候。
君不聞:老而不死謂之賊?
只要有點野心,又自恃學識財富所向無敵的年輕小夥子們,哪個不想取代前人,站在權利寶座頂端,登高一呼,接受萬民朝拜景仰?這——號稱政治“藝術”。
人越老,越要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真諦。老霸著權勢不放,便顯得他不識趣,擺明要惹人嫌、討人厭了。
長孫外戚一族,看透太宗蠟炬將盡,十二皇子病死的入殮、謀反的軟禁、有才智者又非皇后親出,為了長孫氏的將來,不得不發揮謀士辯才,在皇帝跟前耳提面命,力捧懦弱的九皇子——李治繼任大統;也唯有李治做皇帝,才能確保長孫氏在朝中的地位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依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李治確實有資格做個能讓人一手掌控的帝王。
不要說政治是現實而且殘酷的,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古訓,所以長孫無忌為了後代子孫,亦是用心良苦,值得同情。
幾經協商,以老謀深算著稱的傢伙夥同幾位開國元勳達成共識,決定聯袂上表,懇請聖命立定儲君,藉以“安撫民心”、安邦固本。
只要抬出黎民百姓,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依歸,向來標榜“愛民如子、敦厚愛民”的李世民是很難不低頭的。
他一有軟化的跡象,接下來便是皇宮大內門庭若市,魚貫進出偏殿者多如牛毛的盛況不斷上演。
“皇上,是該重新立定儲君好安定民心了。”
“是啊!大皇子崩逝年餘,聖上可有繼任人選?”
“四皇子聰明絕頂,偏偏心術不正。前些時日學大皇子私藏兵械招罪,目前還囚禁黔州,儲君之位,傳予他並不妥。”
“九皇子仁德寬厚,應可繼任……”
連日下來,長孫無忌等人“噴口水”、夾擊圍攻的小動作,已讓大唐天子的金鑾寶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