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2/4 頁)
的小丫頭而言,的確有點害臊了。女兒家取名,自然也不可能取自“齊人之福”,洪福齊天的意頭就好多了。
“太子妃閨名‘齊慧’,你叫‘齊福’,這是要福慧雙修嗎?”昭不禁笑了。
瓜爾佳齊福道:“三姐出生的時候,阿瑪便已經年逾四旬,阿瑪大約也沒想到多年之後還能再添臣女這個女兒,所以很是高興,生恐臣女福薄,所以才取這個‘福’字。”
昭點了點頭,忽的一愣,等等……太子妃出生的時候,石文炳已經四十多歲了,其母年歲必然也年輕不了太多,堪稱是老蚌懷珠了。這瓜爾佳齊福年歲上比太子妃小十歲左右,如此一來的話,她娘這麼厲害,五十了還能生?!
難道是庶出?不對啊,她記得秀女資料上寫的是嫡出啊!
昭仔細端詳了瓜爾佳齊福一眼,話說,她跟太子妃齊慧長得真的一點都不像啊!真是一個媽生的?不過她氣度上還真不像庶女,難道是自幼混充嫡出養大的?
“你……母親……多大年歲了?”
昭的問題有些突兀,瓜爾佳齊福略一思忖,便明白了皇貴妃的意思,忙微笑道:“臣女額娘是阿瑪的繼室,所以才三十許。”
哦,原來如此!老夫少妻啊!石文炳死了原配,又繼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老婆,所以生出來的小女兒才如此漂亮。她記得都統伯還有好幾個庶子,想必府上也有不少美妾,這個老傢伙,才真真是享盡齊人之福啊!
第541章、沒文化的德妃
富察氏喜歡抄經、兆佳氏喜歡作畫、完顏氏善針線、瓜爾佳氏善撫琴,昭便叫白檀取了兩套筆墨、一盒針貲物什、和一架仲尼式古琴,讓她們各展所長。
瓜爾佳氏看著那架成色極好的古琴,心下自是歡喜,忙問:“不知皇貴妃娘娘想聽什麼?”
昭略思忖,心下也有考量瓜爾佳氏的意思,便道:“就彈《漁樵問答》吧。”
瓜爾佳氏略一忖,便忙稟報道:“臣女只會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德妃皺眉:“你不會彈?”
瓜爾佳氏臉色尷尬極了,“不是不會彈,而是……”
昭掩唇笑了笑,對德妃解釋道:“《漁樵問答》有很多版本,大多已經失傳,如今最好的版本便存錄於《杏莊太音續譜》中。”……其實德妃在宮中被其他嬪妃看不起,又何止是因為出身?更是因為包衣出身的女子,往往沒讀過什麼書,自然會被人嘲笑沒文化。
沒文化的德妃老臉頓時有些掛不住。
完顏氏看出德妃的不快,便立刻諷刺道:“瓜爾佳妹妹彈便是了,何必賣弄才學?”
瓜爾佳氏漂亮的小臉蛋頓時有些不悅,她急忙爭辯:“這怎麼能是賣弄?學過琴曲的人都曉得《杏莊太音續譜》,又有什麼好拿來賣弄的?!”
完顏氏哼了一聲,“好端端的八旗格格,學什麼靡靡之音?!可不就是為了賣弄!”
“你”如此刻薄的話,叫瓜爾佳氏小臉蛋氣得漲紅了。
昭皺眉,這個完顏氏討好德妃也就罷了,竟還蓄意打壓旁人!
“好了!都消停點!富察氏和兆佳氏都已經在寫字作畫了,你們倆還耽擱什麼?!”一旁的富察氏已經在默寫大悲咒了,兆佳氏也在專注地描摹工筆花鳥。
被昭一語呵斥,二人立刻垂了下頭,再敢不敢多嘴了。那完顏氏忙開啟針貲盒,那繃子繃上一塊極好的月白素錦,飛快穿針引線,開始刺繡了。
瓜爾佳氏則深深呼吸了幾下,平復了心緒,這才端坐在了琴案前,素手纖纖,輕撫琴絃。
悠然的曲音飛洩而出,如一泓清泉。昭不禁暗自點頭,微微闔眸,靜靜聆聽。
這《漁樵問答》,是有名的古曲,會彈不奇怪,但想要彈出那股子意境,卻不易。
這瓜爾佳齊福口稱自己善撫琴,還真是一點都不虛!指尖輕彈,便是叮叮淙淙,叫人聞之彷彿置身山水之間。
還真是不能小覷了這個才十四歲的小丫頭啊。
單這琴藝,就已經勝過昭了!昭雖然懂些琴曲,但撫琴上並不怎麼精通,主要是因為撫琴傷手,因此這君子四藝琴棋書畫,昭的琴藝是最糟糕的。
琴藝雖糟糕,卻並不妨礙她喜歡聽琴曲。
一曲終了,昭仍舊回味不絕。
珠簾後頭,濡兒托腮,低聲道:“十五弟,她彈得真好聽。”比她的箜篌彈得更好聽……想到此,濡兒有些鬱悶。這個瓜爾佳齊福還不如她大,竟有這般精妙的琴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