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樣貶值嚴重,事實上直到某位鐵腕總理上臺,對教育事業實施產業化後,高等教育這才迅速地昂貴化、貶值化。
鍾小慧是個心高氣傲的女孩子,一直以堂哥為目標,她自然不滿意平日裡成績拔尖的她只能上個二流大學,因此牙一咬就選擇了回爐。
其實鍾小慧私下裡非常佩服鍾石的學識,讓她想不明白的是,這個聰明的弟弟怎麼不去讀書,現在即便是年紀有些大(十三歲),但是以他的聰明才智,直接上高中也不是不可能。
對於姐姐的疑問,鍾石只是一笑而過,他對未來早有了打算,事實上關於他從小學到高中的履歷都早準備好了,就等著時間一到,就去考sat,當然這些不會對家人說起。
為了更好地照料鍾小慧的起居,劉蘭提出到縣城裡租一間房子,她現在也不知道家裡具體還有多少錢,只知道從香港那邊源源不斷地寄錢過來。
結果她和鍾建軍商量了半天,一個不小心被鍾石聽到,鍾石直接一句:“那麼麻煩幹什麼,直接買一套房子不是更方便!”
那個年代,想要買一套房子,大概要上萬元,不過這些錢對於目前的鐘石來說,無疑是毛毛雨。鍾氏夫婦知道鍾石先前賺了不少錢,但是過慣了窮日子的人家要一時半會過上大手大腳的生活,總歸還是很不習慣,儘管距離賣掉那個古玩有好幾年了,但除了伙食改善了不少,家中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兩口子當時就沒說話,心裡在考慮著這事到底靠不靠譜,結果沒幾天,鍾石就拿了幾套鑰匙,說已經搞定了,在縣城裡買了三套房子,每家人一套。
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讓鍾建軍很是惱火,畢竟他是一家之主,不過在佯裝發了一通火後,他也就不再提這件事。對於兒子的能耐,他是越來越看不透了,在他看來,這個兒子實在是比他能幹太多。
鍾家搬離的訊息震驚了整個鍾莊,鄉下人還在想著怎麼出去打工賺錢,沒想到平日裡不顯山露水的這幾家人早辦好了城市戶口,甚至連房子都買好了。在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村裡人教育小孩都是拿鐘意當做榜樣,說以前住在這裡的鐘建國生了個好兒子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進了城市的鐘家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不過在**年小縣城和鄉下區別不是很大,除了生活設施方便了點。鍾石的爺爺是最早適應的,老爺子畢竟年輕的時候見過大世面,沒多久就天天提著個鳥籠,到花鳥市場和一群年紀差不多的老人喝茶遛鳥,過得有滋有味。
鍾建國一家也很快安頓下來,為了不太驚世駭俗,鐘意每月都寄幾千元回家,鍾建國閒不下去,就找了份幫人看腳踏車的工作,而鐘意的母親則每天做做飯,甚至閒的時候去做個面板護理什麼的。
最不安分的反倒是鍾建軍,他剛一進城,覺得哪裡都稀奇,整天跑來跑去,等把整個縣城都逛了個遍後,這才在一家五金廠裡幫忙,而劉蘭則全力照顧鍾小慧的起居。
這麼一來,鍾石每天忙什麼就沒什麼人關心了,而且他每天忙的東西也沒幾個人能看得懂。
當鍾石開啟厚厚的包裹,一張張k線圖頓時出現在眼前,這是委託安德魯將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經期權每天的交易圖列印出來,再透過航空郵寄過來的。即便是這樣,也足足遲到了半個多月。
“還真是精彩啊!”鍾石盯著起伏不斷的波浪線,由衷地感嘆道。(大家的支援就是我的動力,希望更多的書友能夠支援本書,多多推薦,多多收藏,謝謝!)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
一般來說,參與市場的大資金和大機構都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倉位,因為這樣會讓自己暴露在對方的火力之下,相對應的經紀公司和通道也會對這些訊息高度保密。
不過這只是對一般情況而言,事實上在市場上從來不缺乏相關的小道訊息,這些訊息繁多複雜,真假難辨。
投資的實質無非是低買高賣,在有了對沖工具後也可以高賣低買。當然,這只是針對於二級市場而言,普通人就可以參與的市場。
實際上金融遠遠不止這些,銀行、保險、信託、基金、評級機構等這些行業都屬於金融行業,各自的領域也大不相同。
既然有所有人都能參與的二級市場,自然就有部分投資者參與的一級市場,這裡的投資方式和品種就更豐富了。
但是千萬不要認為一級市場裡或者那些定向的客戶會有什麼優勢可言。
買的沒有賣的精,這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曾經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