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就在姐弟二人相對無語的時候,突然從他們桌子後面傳來一道極其誇張的聲音:“看了最近的外國媒體了嗎,聽說一個叫索羅斯的人在英鎊上賺了一億。”
“什麼?一億英鎊,那得是多少人民幣啊!”
“是真的,後來索羅斯自己也出來說了,說什麼利用槓桿,什麼做空英鎊,總之不知道怎麼弄得就賺了一億,我一輩子也賺不了那麼多的錢啊!”
“你現在賺不了,可不代表以後賺不了,等你們萬國成為全球頂級的券商後,也能和這些人掰一掰手腕吧!”
然後就是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笑聲。
“什麼英鎊,他們在說什麼?”鍾小慧有心打破沉默,故意開口問道。她原本是對金融不怎麼感興趣的,但是她知道自己這個弟弟在金融方面有幾分天賦,說不定他可能知道一些。
只是她怎麼都想不到,她的這個弟弟也是英鎊危機中的大贏家,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稱為始作俑者。
“沒什麼,就是英鎊莫名其妙地貶值,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借入英鎊賣出,然後在英鎊貶值的時候買入低價的英鎊償還,從中賺取利潤。”鍾石漫不經心地回答道。在他心中卻感嘆歷史的巨大慣性,索羅斯做空英鎊的訊息終歸還是洩露出來了。(大家的支援就是作者的動力,作者加油碼字就是對大家最大的感謝)
第二十一章 為什麼是量子基金?
國際財團做空英鎊的訊息本來屬於高度的保密,流傳的範圍只限於對沖基金以及相應的投資人,甚至連行業內的對手都不知曉。
沒有人願意站在一個國家中央銀行的對立面,尤其是面對英國這樣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
只是投資在量子基金的義大利菲亞特集團的掌門人詹尼阿涅利在十月份無意中對記者說起,他在量子基金投資的份額在這大半年的時間所賺取的利潤超過了他在汽車公司內股份所得的利潤,這讓英國的記者如獲至寶。在10月24號,英國的《每日郵報》就爆出了索羅斯在英鎊貶值中賺取了超過十億美元利潤的報道,然後記者們就圍在了位於倫敦的索羅斯的住處,恰好索羅斯正在那裡。
最終索羅斯接受了泰晤士報的訪問,在訪問中索羅斯以一個市場投機者的角色詳細地講述了對於英鎊的攻擊,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他想要的結果。收益於極其誇張的利潤,量子基金的管理規模在第二年就擴張到了八十億美元,足足比上一年擴大了六成。
可不為人知的是,在吸取了訊息洩露的經驗後,索羅斯對基金的投資者下達了封口的命令,使得他在後續的歐洲匯率體系的攻擊中的收益鮮為人知,事實上在十一月份的瑞典克朗的攻擊上,索羅斯再次獲得十億美元的收益。
除卻量子基金,像商品公司的創始人布魯斯卡瓦納和保羅約翰斯也在英鎊上賺取了超過五億美元的收益,而像美國銀行、jp摩根和化學銀行等大型的商業銀行,因為在外匯交易中佔據巨大的頭寸,也獲得數額巨大的利潤。
那些在里拉、比塞塔等貨幣上攻擊獲利的機構則永遠是個謎團,包括老虎基金在內,收益則不為外人所知。
歐洲匯率體系的風暴遠遠沒有停歇。
不過鍾石已經在相關的市場上做了場外期權的套利,獲取相關的利益只是時間問題。
告別了鍾小慧之後,鍾石坐上了去南都的運輸大巴,鍾方卓告訴他,當年他的小姑姑就是送給了南都一家姓吳的人家。他隻身一個人,身上帶著旅遊證件和臨時兌換的一點人民幣,還有幾十張外匯兌換券,此外還有幾張在中國銀行開的借記卡,就這麼上路了。
原本陸虎想派一個人跟著來,但是鍾石仔細一想,覺得自己此次返回內地還是不要太過高調,而且他這次是來找人,也不宜大肆宣揚,因此就沒同意。再者這幾年他大江南北走得多了,也沒遇到過什麼危險,如今國內治安還算有幾分保障,陸虎也就勉強同意了。
作為前一個政權的首都,南都在最近幾年都有來自琉球的商人,在這一趟車上鍾石就遇上了幾個口音腔調明顯是琉球的人。
坐在鍾石身旁的是一個高大魁梧的年輕人,二十來歲,長得很是帥氣,就是有點傲氣,總是拿鼻孔看人,對誰都是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看得鍾石有些好笑。試想一下,如果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怎麼從離海去南都又會坐大巴呢?
在他的前排坐著兩個明顯是來自琉球的人,一名是頭髮皆白的老人,另一名則是戴著金絲邊眼鏡的中年人,時不時地用閩南話在老人的耳邊嘀咕著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