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頁)
大大有名,早在八十年代他就是華爾街的大人物,曾經在英國證券市場上豪賺超過一億美元的利潤。
而德魯肯米勒儘管是個已經聲名在外的基金經理,儘管在某些方面因為和索羅斯相似而被後者稱為自己的克隆人,但是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基金,而把管理權交給這樣一個後輩,無疑是索羅斯最大的一次冒險。
不過這樣的冒險很值得,德魯肯米勒很快就給他帶來了驚人的回報。
一九**年,量子基金的收益為31。5%,九零年則為29。46%,九一年則達到了驚人的53。4%,使得索羅斯一舉成為當年美國收入最多的人,達到了17億美元之多。
儘管在分工上,德魯肯米勒是量子基金的十二位經理之一,事實上,他掌控著整個公司的運作過程,在內部的地位僅次於索羅斯。
而這幾年由於投資業績的飛速增長,量子基金的規模也在不斷增大,到了九二年,已經達到了五十億美元之多。
“斯坦利,看到那份報告了嗎?”電話響了,那邊的聲音有些沙啞,又有著幾分激動。
“是的,這種匯率制度是有問題的,我還在想怎麼操作!”德魯肯米勒望著手上的報告,有些心不在焉地說道。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他的設想中,能夠出現套利的機會還沒有出現,事實上什麼時候出現他也不知道,所以只能這麼籠統地說。
“斯坦利,你也是德國市場的專家,對於德國未來的經濟走勢有什麼看法?”電話那頭不依不饒,有點窮追猛打的意思。
“短期內不大可能減息吧,畢竟聯合起來的德國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德魯肯米勒眉頭一皺,似乎想明白了什麼。
他知道,電話裡的那個人和自己想到一塊了,不過德魯肯米勒不敢肯定的是,他怎麼能預見事件發生的時間。
“你一定是在這麼想,對嗎?”電話裡的人毫不驚訝,對德魯肯米勒的想法同樣是想到了。
“不錯,我想……不不,你不會是想……攻擊英鎊吧!”德魯肯米勒先是困惑,繼而想到了一個可能性,不禁大驚失色,連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為什麼不可能,斯坦利?”電話那頭的索羅斯反問了一句,“你還記得馬克頭寸的事情嗎?”
那是在德魯肯米勒上任後不久,他因為對美元不看好而建立了大量的沽空美元買入德國馬克的頭寸,當馬克升值而美元貶值後這些頭寸開始盈利,索羅斯問他:“你建立了多大的頭寸?”當時的德魯肯米勒洋洋得意地說道:“十億美元!”誰想到索羅斯竟然不屑地說道:“這也叫頭寸?”
一句話將德魯肯米勒打擊得不輕,後來在索羅斯的建議下,德魯肯米勒建了一倍的頭寸,這幾乎用了當時量子基金所有的資金。
從此,德魯肯米勒從索羅斯那裡得到最多的一個信條是:操作方向的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正確時賺多少,錯誤時賠多少。換而言之,就是要在方向正確的時候儘可能地擴大利潤。
“一旦對某筆交易極端有信心,就應該扼住機會的咽喉不放,就像豬一樣。”“要有做豬的勇氣。”德魯肯米勒看著辦公桌上的那隻叫做“傑瑞米”的黃色陶瓷豬,有些沉默了。
這一次不同於往常,在以前無論是債券市場、匯率市場還是股票市場,中央銀行都不會出手干預,因為這是正常的投資行為。但是要攻擊英鎊,這可就是影響匯率的行為,中央銀行絕對會出手干預的。
想想英格蘭銀行的外匯儲備,德魯肯米勒就有點心寒,這家英格蘭中央銀行所擁有的美元資產絕對是幾倍於量子基金公司的規模,甚至在攻擊的時候,他們隨時可以調整銀行間借款的隔夜利率,以此來阻止賣出英鎊的行為。
“斯坦利,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不過你忽略了一點,非常重要的一點。”電話裡的聲音並沒有因此而沉默,反倒是說出一個讓德魯肯米勒都沒有想到的理由來。
“我是去年市場賺錢最多的人,因此市場都會盯著我將怎麼操作!”索羅斯不無得意地說道。
是的,市場一向有跟風的習慣,尤其是在某些明星對沖基金經理取得巨大業績的情況下,市場上的參與者往往會以他為頭羊,跟隨在他的身旁,這就是羊群效應。
“如果是這樣的話……”
德魯肯米勒沉默了,要是能將市場上的資金聯合起來,說不定和英格蘭銀行能有一戰。他的腦海中急轉,在思考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後續的影響。
“除了這些之外,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