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第4/4 頁)
麼要謝謝她?搞不懂啊搞不懂。。。。。。。
四人走了很久,阿青的羊暫時放在了鄰居家,那戶人家是小門小戶,當越女掏出一塊斗大的黃金時,他們便頓時直了眼睛,趕忙收下了,並且滿口答應。
陳緣扮演著諸子的角色,他先到一處,宣揚孔子的仁義道德,於是有大批的人想要追隨他,陳緣沒有同意,在宣講完孔子教義之後,他繼續遠行。
一路上不斷有人聽聞仁義的教誨,前來尋找答案,在他們聽完陳緣的講述後,每一個都若有所思,得到了啟發。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漸漸地,儒家的教義開始傳播,陳緣將這個儒字傳播出去,曾經聽過教義的人爭相傳頌,並且釋出浩大的講義活動,宣揚仁、義、禮、智等儒家道德觀。
推道會受到阻力,也有許多人來找麻煩,其中不乏天下的好手,但在陳緣面前,都走不過一招便慘敗在地。
陳緣繼續行走,千里之後,仁義之演化成了兼愛非攻,這是墨子的理論,陳緣到達一處正在征戰的城池,帶著三人登上城牆,在守城將領驚駭的目光中構築出防禦的器械,遠方的軍隊中有先天強者出現,踏步凌空而來,陳緣扯動八牛弩,砰的一聲,那粗大的三根弩箭破空而去,帶上無邊威力,剎那間便洞穿了那尊先天強者的頭顱。
這是陳緣製造的東西,自然不會是平常的凡物。
將領對陳緣敬若天人,單膝跪下,並且接受了墨子的教義。
兼愛非攻,天下大同,讓世間永無戰爭。
自這個城池開始,所有人聆聽了墨家的教義,並且造了反,並不稱王,只是以墨者自居,一城五萬百姓,八千鐵甲俱都自稱墨者,而他們把墨道教義帶來的陳緣,稱呼為墨子,視為沉睡的巨人,偉大的聖者,故此墨者中又將陳緣稱呼為鉅子。
數日的行走,陳緣拉起了兩個教派,這讓越女不由地震驚,私底下常常對陳緣驚歎,一人化春秋,眼下已經顯化了兩個,諸子百家,有名號的能夠影響歷史的不過一十二家罷了。
“儒家、墨家已經起來,接下來,應該是法家了。”
陳緣緩緩說著:“仁義誕生的便是禮與俠,一者為大仁,一者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