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部分(第2/4 頁)
低窪易澇地方,故而中國古代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說。
紐西蘭的旱情已經持續了三四年,只是這個國家歷史上除了地震多一些,其他方面堪稱風調雨順,很少發生這種災害,所以預警能力和反應能力都要差一些。
不過相關專家迅速對這件事做出了反應,首先解釋了一下原因。
主要原因是乾旱的環境對蝗蟲的繁殖、生長發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乾旱情況下土壤比較堅實,蝗蟲孵化率高而且不容易被天敵捕食。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當天晚上就有節目開始進行報道,專家組在南阿爾卑斯山的山腳區域進行取樣觀察。
然後他們發現,這些地區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到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到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到40萬粒卵。
看著電視上密密麻麻的蟲卵,王博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好在白櫻桃已經收穫結束了,他現在種植的糧食也不多,莫塔克上週便全部收拾好了,不管小麥還是青玉米,都儲備了起來。
但是蝗蟲又不是隻攻擊農場,它們攻擊的是綠色植物,王博手裡還有牧場呢,牧草對蝗蟲誘惑力會更大,而他並不確定牧場之心能驅趕蝗蟲。
(未完待續。)
1254。不是蟲死就是我活(5/5)
“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繁殖能力較強……”
王博不想再聽這些介紹,就關閉了電視,心煩意亂的站了起來。
伊娃挺著大肚子過來給他送了一杯咖啡,溫柔的說道:“別擔心,親愛的,蝗蟲現在還沒南下,或許農業部很快就會想到辦法收拾它們。”
王博苦惱的說道:“你知道的,紐西蘭太小了,蝗蟲們要南下過來用不了多久。落日鎮對它們誘惑力太大了,我們這裡有大片大片的牧草,我們這裡有水源,它們肯定更想過來。”
伊娃說道:“但是它們在我們這裡不能產卵,它們不會想要留在落日鎮的,這是它們的天性,它們只想毀壞我們這裡。”
確實,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人將日本人比作蝗蟲,雙方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日本人當時瘋狂掠奪中國的財富和資源,瘋狂的殺死中國人,而不是想要佔領中國在這片土地上永遠的生存下去。
蝗蟲對於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有著天然的仇恨,它們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
可是,它們會摧毀這些山清水秀的地方,吃光綠色植物,留下光禿禿的土地,這樣不就有了生存之地?
晚上,王博沒有休息,而是帶領麾下的農夫和牛仔們準備迎戰,他才不管紐西蘭政府的規定,已經準備了好幾個違規的殺滅蝗蟲的方法。
紐西蘭有很多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可是卻沒有特別針對蝗蟲的對口藥物,這就給農場主和牧場主製造了困難。
好在莫塔克有辦法,他曾經儲備過一種由擬除蟲菊酯和礦油乳劑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懸浮劑,噴灑之後可以附著在空氣中的灰塵中,然後進入蝗蟲體內,進而殺死它們。
王博看到這種殺蟲劑後高興壞了,拍著莫塔克的肩膀道:“你立了大功,夥計,我要獎勵你,但你是怎麼會想到儲備這殺蟲劑的?”
莫塔克苦笑道:“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我當時考慮到咱們的農場剛剛開闢,估計會吸引到很多害蟲,於是就準備了它。沒想到,落日鎮昆蟲不多,所以一直沒用。”
這種藥劑是懸浮觸殺劑,它們使用清水進行稀釋後噴灑出去,可以停留在空氣中,然後與蝗蟲表皮或附器接觸後滲入蟲體,或腐蝕蟲體蠟質層,或堵塞氣門,進而殺死害蟲。
可是王博高興過後又遇到了兩個難題,一是藥物不夠,莫塔克預計到會有害蟲來到農場,卻沒想到會爆發蝗災。
第二個問題是怎麼噴灑,農場面積太大,最好需要農用飛機來噴灑農藥,可以前他們都是租賃的飛機,現在去哪裡租賃?各家農場牧場都急著需要農用飛機來幫忙。
好在落日鎮有大力神超級滅火車,將農藥和水混合後,透過滅火車噴出去也可以,只是效果肯定比不上農用飛機。
但這是唯一有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