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2/4 頁)
弟講究人哪!愣四那****,王兄弟這樣的講究人都不放過,活該他去吃牢飯!”
王博笑笑沒接話,將海鮮箱送進了廚房。
此時他才知道自己成了名人,進入酒店後,有服務員和廚師對他指指點點,各種竊竊私語:
“這就是弄掉愣四他們的王博?這麼年輕?”“英雄出少年啊,這青年老霸道了,一個人撂翻了好幾個!”“好幾個?是十好幾個!不過光能打不算啥,這小哥關係特硬,好像娶了個外國公主啥的……”
王博搖頭,真是什麼傳言也出來了。
他走進廚房後,立馬有人過來搭手,還有人遞給他一幅雪白的毛巾,媚笑道:“王哥你擦擦手。”
愛屋及烏,鍾大寶也跟著混了一條毛巾,他嘆息道:“娘咧,我送了一年海鮮,從沒有今天這麼爽快過。”
這時候有人拉著拖車走進來,車上摞著鐵籠子,裡面關著一些灰黑色的尖嘴大鳥,這些鳥眨著晶瑩的眼睛怯怯的看著廚房裡的人,有人在籠子上踢了一腳,嚇得它們紛紛擠在角落裡。
看到這些大鳥,王博詫異的問道:“咦,魚鷹啊,哪裡來的這麼多魚鷹?”
給他遞毛巾的人趕緊來介紹:“噢,剛收上來的一批老魚鷹,我們酒店的鷹魚一鍋燉可棒了,王哥今兒個嚐嚐?”
王博看向這人,說道:“你們吃魚鷹?這是偷來的還是人工養殖了?沒聽說過誰家建了魚鷹養殖場呀。而且,這肯定不是養殖場裡出來的!”
對於這種水禽,他非常熟悉,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陣子,他小學時候的任務之一就是放魚鷹,所以看這些鳥的眼神和肌肉長勢,就能看出它們是放養的還是圈養的。(未完待續。)
466。記憶中的鸕鷀(2/5)
魚鷹其實不是一種鷹,這名字是王博家鄉的土稱呼,如果換成學名,那就是鸕鷀,一種很擅長捕魚的水鳥。
王博記得,他上小學那會,使用的課本有一章就是講這種水鳥的。
這種水鳥在上千年前便被中國人所馴化,有海、有湖有大河的地方,經常能看到鸕鷀。
在王博的家鄉,鸕鷀被稱為魚鷹,原因是它能幫助漁人捕魚,雖然不是很擅長飛行,但對於漁民來說,它們就是海洋上的鷹。
除了魚鷹,在他們本地鸕鷀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烏鬼’。這個稱呼聽起來不好聽,其實也是對鸕鷀的一種尊稱,他的家鄉中‘鬼’有兩種含義,用作名詞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鬼魂,如果用作形容詞,那便是‘機靈、聰明’的意思,比如機靈鬼。
烏鬼就是形容魚鷹的聰慧,王博家鄉除了海鷗還有兩種海鳥比較常見,一種是鸕鷀,另一種是鰹鳥,後者飛行能力遠超前者。
但鰹鳥傻乎乎的,根本無法馴服,而鸕鷀就聰明的多,將小鸕鷀養在船上,稍加訓練就能將它們訓練成捕魚幫手。
就叫做烏鬼以形容這種鳥不像鰹鳥那樣傻,而有著高超的捕魚本領。在中國,很早就有人開始馴養鸕鷀,並用它們捕魚。
在王博童年時代,海邊多得是魚蝦,那時候老百姓買不起大船,家家戶戶靠舢板來捕魚,就和電視紀錄片裡的江南水鄉一樣,漁民外出捕魚時常帶上馴化好的鸕鷀。
他還依稀記得那樣的場景,一群鸕鷀好像等待檢閱計程車兵一樣,頸部帶著脖套,整齊的站在船頭。
等到魚群出現,主人一聲哨響,鸕鷀便會紛紛躍入水中捕魚。由於帶著脖套,鸕鷀捕到魚不能吞嚥下去,它們會叼著魚返回船邊。
這樣,等到主人把魚奪下後,鸕鷀又會再次下潛去捕魚,如此反覆,幫助漁民來捕魚。
此外在當地漁業文化中,鸕鷀不僅是捕魚的能手,還是美滿婚姻的象徵。
老漁民都知道,鴛鴦根本不是一夫一妻終生相伴的痴情鳥,鸕鷀才是!一對鸕鷀從相識結伴,到營巢孵卵再到哺育幼鳥,期間它們不離不棄。
加上還有《詩經》中的傳統文化相關聯,《詩經》開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中,雎鳩就是鸕鷀,所以綜合這些原因,漁民結婚的時候會選一對老鸕鷀戴上紅花送到婚禮上,以表達對新人白首同心的祝福。
王博沒想到,以往作為漁民們工作和生活好助手的魚鷹,現在竟然成了酒宴上的食物,真是讓他難以接受!
聽到他的疑問,遞毛巾的服務員說道:“現金不同往日啊王先生,國家出臺法律法規,說魚鷹是違法捕撈工具,不準漁民們使用。那麼不能下水捕魚,誰還會養魚鷹?只能賣給飯店做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