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掌櫃的在嗎?知府夫人前來拜訪。”後面備了一些禮品,是送過來的開張禮。店鋪裡的人忙迎了出來,林繼善一聽是爹親來了,自然也跟著迎了出來。
“爹親。”林繼善走過去扶著爹親。
“有沒有給恩人磕頭?”這句雖說是問話,但卻是肯定的語氣,林文氏對兒子很瞭解,他知道兒子是什麼樣的性情。
“有,爹親。”林繼善認真的回答。
林文氏拍了拍兒子的手,然後熱情的和吳柳氏打著招呼,幾日不見,吳柳氏反倒是讓他覺得年輕了不少,吳家人將人讓進了店鋪,外面圍著的人群,越發的覺得吳家是個有靠山的。王爺的靠山或許還有些遠,但是知府可是實打實的,林文氏雖然說很少出門,但還是有不少人知道,往年到了正月十五,林知府都會向全城的乞兒發放東西,知府夫人年年出來親自發,若是能入了知府夫人眼的,還會送到學堂,或是哪家的鋪子做學徒,有了知府夫人帶頭,遼城裡不少富家夫人也跟著學,現在遼城的乞兒少了很多。原本還打著歪心思,覺得吳家是外來戶,還做的新奇買賣,便想分杯羹,或是想要收保護費的人,分分歇了心思。
第二次到店鋪,裡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文氏看著每一樣都覺得有趣。吳柳氏推了推大娣,讓大娣給知府夫人做個講解。吳柳氏也會講,可是面對官,或是官夫人,吳柳氏還是會緊張。吳岱栂接到爹親的暗示後立刻打起精神向知府夫人介紹起店裡的東西,林文氏越聽越起勁,越聽越覺得這些東西都要買回家試試,可以是怕今兒開了口,吳家會白送給他,那便成了他開口要東西。林文氏把幾樣特別想要的東西記在心裡,決定等回府之後,再派個吳家不識的人過來將東西買回去。
林文氏並沒有呆多久便走了,跟著一起來離開的還有林繼善。林文氏回到府上之後,想到跟在他身邊一直介紹的吳家大娣,心裡唸了句“倒是不錯”。晚上林知府回到家,林文氏便念著今天去了吳家小店的事,還提起了吳家的大娣,“他們家的大娣倒是個能幹的,看起來真真的與人不同。”
“聽說今天三王爺家的管事特意去了一趟吳家的小店,你可有遇上?”三王爺在皇室中算是異類,在皇子們爭位時,這位爺兒跑去遊山玩水,在別人打得頭破血流時,這位爺兒,跑到道觀裡清修,在皇上登基之後,這位爺兒又回到京城,開了一個又一個店鋪,前段時間聽說又開了個什麼廠子。
“並沒有遇上。”林文氏的父親當朝大學士主持翰林院,林文氏對皇室家的幾位還是有些瞭解的。這位非常有傳奇感的王爺,他爹的評價是聰明人。
“吳家和三王爺是什麼關係?”林知府只是隨意的問問,他倒沒想要從吳家攀上三王爺,林知府對現在的位置很滿意,沒有太大的野心,能夠造福一方百姓,他很知足。
“吳家賣的所有東西都標著‘官’字,大概都是出自三王爺的廠子。”林文氏把自己知道的講了講,他對自家男人很瞭解,知他並無別的心思,也不會講一些人言傳過的話,那些是不可信的。
“倒是不錯的,他們都賣些什麼,可有賣回來?也不知岳父大人在京城有沒有買到。”林知府對新奇的東西也有幾分的興趣,他除了官銀之外,還沒見過帶著“官”的東西。
“買回來一些,我用了香胰子,聞聞是不是手上還帶著淡淡的香味。”林文氏把手舉起來。
林知府湊了過去,“還真有香味,像是什麼花的味,這香胰子在哪裡,如何用?”
林文氏帶著知府大人去看新奇玩意,讓知府大人一一試過,在林知府想要立刻試試牙膏時,攔了下來,“這個要吃過東西之後再用,最好能堅持每天刷二次,早飯後,晚上睡前,若是可以午飯後最好也刷一次,但是公出的人必是不方便的。”
“你買了幾支?我明天帶到府衙。”林知府覺得這東西自然不會錯的,三王爺可不會為了一些小東西而砸了臉面。
這一天晚上,遼城裡有很多戶人家在,一邊回憶著如何刷牙,一邊嘗試第一次刷牙,還有一些人家則用胰子洗衣服,還有在用香胰子洗手洗臉,而“有一家店”裡,吳岱栂正在算一天的利潤,吳柳氏跟著大娣學寫阿拉伯數字和算賬,吳柳氏學得非常認真,大娣不可能總守在店裡,他要去學堂的,小娣也要去,吳柳氏原本還指望著男人記賬,他賣貨,哪想剛提出來就被大娣否了,“爹的性子實在不適合,別看家家店裡的掌櫃的都是男人,可論心細,男人是不行的,爹就不是心細之人,記賬的事還得爹親多多的勞些心,上個貨什麼的活,就讓爹去做,而且過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