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凡更加感恩戴德。這個過去專挑書記縣長毛病的筆桿子,現在一般只寫正面的報道,於是就 有人說他從叛逆文人變成了御用文人,有人則說又一個仗義執言者死了。
天南的領導幹部調整之後,下面就該紮紮實實地開展工作了。王步凡的工作作風一向民主, 新一屆班子又是經他手組建起來的,對他自然惟命是從,他的指揮棒指向哪裡,幹部們就會衝向哪裡,整個天南班子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沒有權力之爭,沒有腐敗現象,從上而下,一心一意撲下身子抓工作,誰也不敢給王步凡臉上抹黑,自斷前程。
為了使天南在二000年這一年時間內經濟建設發生巨大變化,實施工農業強縣戰略,王步凡於一九九九年十月三日主持召開了常委擴大會議,下了死命令:白山雲和張沉負責全縣的農業,力爭菸葉、 葡萄、蔬菜大棚及其他農產品有個好的收成,創下歷史新高;工業方面由王宜帆和林君負責 ,除抓好酒廠、煤礦的正常生產之外,力爭在一年內使全縣各企業迅速扭虧為盈,並建議想盡一切辦法引進外資爭取建設大型電廠和電解鋁廠;孔方元、逯一山和陳梅負責科 技下鄉及培訓農村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花應時、常有春和趙問之負責科技興農在農村的 貫徹落實;匡正義和樂思蜀負責全縣的治安綜合治理。每項工作都要死包死打,必須在天野市各縣區佔據第一,誰的工作拿不了第一,就自動辭職。並宣佈三個月不開會,一 律下鄉督導工作。王步凡則率人巡迴督導檢查,督導組由王步凡、童超和柳夏惠組成,每週下鄉督導一次。花應時因對王步凡有意見乾脆請了病假,一次鄉也沒下過,啥事也不深管, 成了閒人一個。
會議快結束時王步凡又講了話,“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前進的直接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 國先進的生產力已經帶來了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進步。我個人認為在農村落實先進的生產力,也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舉措。我們就是要想法設法幫助農民搞好種植、養殖和農 副產品的加工。群眾有許多難題需要我們幫助解決,比如農業技術、資金、資訊、場地、供應、銷售等等,孔廟鎮這幾年之所以把農業經濟搞上去了,就是重視了上述這些關鍵問題, 全縣各鄉鎮都要向孔廟學習,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切實為農民朋友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王步凡喝了口水,重重地將水杯放在園形會議桌上,掏了掏耳朵又說:“工農業強 縣的目標是無止境的,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會自然而然地要求精神生活了,郵電部門要確保村村通電話,群眾只要有安裝電話的要求,就必須及時給 予落實。廣電局要制定有線電視下鄉的具體措施,要把初裝費用降低到最低限度。農民不僅要種地,還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生活,更需要先進實用的科技知識。要落實文化下鄉和 文化扶貧,關鍵是上下配合,為此我們才強調在年底前把各村的支部書記和村長培訓一遍,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讓他們做群眾的帶頭人。”王步凡點了一支菸,猛吸了幾口又說:“發展生產力,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個人認為共產黨人如果不能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 ,那麼其他任何東西都是脫離群眾的。在為群眾辦事上,群眾想辦的事要必須辦好,不辦不 行,辦不好也不行,並且要永遠為群眾辦實事。這樣黨群幹群關係才能如同魚水一般,否則就要脫離群眾,群眾就會不相信我們。我們要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爭取在一年時間內,把 天南搞成天野市乃至河東省的先進典型。”
王步凡講完話,大家都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每個人都做了表態發言。在散會的時候王步凡又 強調重在落實,不聽彙報,該彙報的時候會讓大家彙報的,目前的任務是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抓實幹。
散會後,王宜帆和林君留下來跟王步凡談電廠和鋁廠的事。香港有個大老闆是天南人,名叫林發,是林君的堂兄。林君已與林發聯絡上了,他有來內地投資的意向,林發的哥哥林財是 臺灣的一個大老闆,也有到大陸投資的意向。林君介紹情況說:“初步協商外資佔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林發投資電廠,林財投資鋁廠,電廠計劃投資四十五億元建成四臺三十萬千瓦的 發電機組,鋁廠計劃投資五十五億元,建成年產四十萬噸的鋁工業基地。”
王步凡一算賬有些吃驚,“天南需要拿出四十個億的資金,只怕砸鍋賣鐵也辦不到吧?”“這個事我已經向他們說明了,他們主觀上是看好大陸的市場,客觀上是想為家鄉辦點事,他們讓咱們以土地作投資,能貸多少是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