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2/4 頁)
在家的時候也是門庭若市,他的交往極廣,在整個商州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就是刺史穆同對他都很忌憚。
“那就盯緊些,防著周弘背後搞鬼。”萬事皆有風險,穆同嘆了口氣,他也知道周弘這種讀過書,擔任過地方官的豪強不是什麼善類,一旦抓住機會就會謀求上位。
穆同請孟淑妃過來也是無奈的選擇,他想保住自己的官職,但孟淑妃一家人都死在商州,對這件事調查也在意料之中。周弘如果真的借這件事向孟淑妃和陳墨賣好,穆同將很危險,因為正是他配合田令孜乾的這件事。
周弘今年四十五歲,乾符年進士,後來任潯陽令因判案出錯被革職,當然這種錯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活動一下就會無事。只是很可惜,周弘有一點很吃虧,因為他是鄭從讜的門生,也正是因鄭從讜當時正被宦官壓制,周弘才被罷免。
周弘是鄭從讜的門生很多人知道,但還有一個身份誰也沒注意到,周弘和杜懷山曾是同年,而且關係不錯。
“世叔請坐,晚輩久仰大名!”
醫術超凡,也因為戰勝朱玫拿下京師,現在的陳墨名聲極其響亮。不過,這是一個講究上下尊卑,尊師重道的年代,對於這樣一個僅僅八品的團練副使者,名聲遠播,手握重兵的陳墨仍舊要持晚輩禮,儘管他從來沒有聽杜懷山說起過周弘。
大名不大名的不重要,這就是基本的禮節。
“已經幾年未見文翰兄了,文翰兄與家中人可好?”周弘也不客氣,坐下就問起了杜懷山的情況。
“家師一家身體一向康健,有勞世叔掛念。”
周弘點頭,隨後改變話題:“時勢運也,文翰兄仕途不暢,但有如此高徒,此生何憾!”
“世叔謬讚小侄了,小侄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掌書記和御醫。”
周弘一臉的笑意:“子涵大才老夫早有耳聞,這次戰勝朱玫豪取京師,有大將軍在身後,前途自不可限量,老夫恭賀子涵了!”
“多謝世叔吉言,小侄也就是取巧而已,還不是依仗左大將軍雄師之厲,哪裡有什麼大才!”陳墨躬身一禮。
“足智多謀,運籌帷幄,難得子涵如此謙遜,文翰兄收的好弟子啊!”周弘忍不住感嘆起來。
周弘不停的誇獎,陳墨能夠理解周弘現在貼上來的那種心情。陳墨繼續謙虛,不過這些恭維和場面話不是他需要的,他還是最期待後面的對話。作為商州團練副使,周弘說不定知道些什麼,他一定要了解一下。
“這兩日聽說子涵在查問淑妃家人被殺的事情,不知可得到什麼有用的訊息?”
還沒等陳墨往上面說,周弘竟然主動提起了這件事,陳墨一陣驚喜:“世叔,正是淑妃讓我詳查此事,淑妃的家人之事總不能這樣不明不白。聽穆刺史和一些人說,當時是因為匪亂造成的意外,但無論如何,還是要查一查,總要給淑妃一個交代。”
周弘面不改色:“官面上是這樣,不過,總是淑妃交代的事情,子涵還是應該詳細問詢一下。我記得那件殘事後我的一個手下說,在淑妃家人遇害的前兩日,與我同樣職司的另一名團練副使宋崇義曾經帶一些士兵出了商州城,具體幹什麼卻不得而知。這也許對子涵有用,暗中查一查未嘗不可。”
這可不是也許!
周弘等於給陳墨指明瞭道路,讓他有了目標。
陳墨不知道周弘為什麼敢這樣做?一州的刺史可不是一個小小的團練副使惹得起,這位老師的同年不應該是因為交情冒然做這樣的事,一定是有什麼依仗或者目的,很耐人尋味!
“多謝世叔指點,小侄本來想去商州一行,看來暫時還是不要去為好。”
感謝的話簡單,這說明陳墨沒有拿自己當外人,周弘微微一笑:“子涵計程車兵很強,但還是要注意。幾天來鎮中和周圍到處有人在走動,宋崇義就在軍中,這次商州來了兩千多團練,其中我帶領千人,子涵有什麼事情儘管開口。”
“小侄承世叔之情,這件事還要等淑妃把家人的骸骨移走之後再行辦理。”
陳墨的意思已經表露出來,暗中調查出結果的可能性很小,他已經做好了萬一沒結果就動武的準備。而動手的時機必須是在孟淑妃離開三里河鎮之後,否則孟淑妃出了問題他根本無法承擔。
事情辦完了,周弘也不再耽擱,他起身告辭。
送走周弘,陳墨立刻吩咐手下去想辦法瞭解一下週弘這個人。穆同參與的可能性很大,但空口無憑,陳墨可不敢百分百信任周弘,如果這是一個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