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2/4 頁)
。
皇帝估計陳墨掌握的細作不會少,他意味深長的笑了:“我說大郎怎麼對局勢如此瞭解,原來你還掌管著左將軍的手下細作,既然如此。。。那就讓細作動起來,朕看看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
“微臣是天長成軍掌書記,這些細作本來就是微臣掌管,後來。。。。。。”
“別解釋了,朕都明白,沒這些細作你也做不到這樣,左將軍也不可能行動的如此準確和迅速。這次出兵討伐李克用就暫緩再議,大郎好好用一用這些細作,速速給朕一個交代。”
“微臣遵旨。”陳墨長出了一口氣,皇帝動搖了,事情有的商量就好,不過代價也不小,這些細作保不住多少了:“還有一事請陛下斟酌一下,細作在很多時候都至關重要,訊息來源和隱秘的事情這些人拿手。不如建立一個專門的細作機構,就以這些人為班底,陛下看如何?”
“要重建內衛嗎?”皇帝的眼中滿是玩味的表情:“內衛已經取消多年,若是重建,大郎可要做好揹負千夫所指的準備!”
唐朝就有諜報機構了?陳墨一時間有些暈了。
看來陳墨真不瞭解,皇帝開口解釋:“內衛在前隋就有之,我大唐建立後沿用,後改為左右衛府,左右驍騎府、左右威衛府。。。後又改千牛府為千牛衛。。。。。。”
皇帝娓娓道來,原來大唐真正意義上的內衛部門是由武則天私自設立的,設立是為了查處違律違法的貪官汙吏和不合武則天心意的人的。許多大臣,皇室族人因此聞風喪膽。這個集團成員多,十分隱蔽,集團要求嚴格。武則天駕崩後,新帝王和大臣們痛恨內衛,立即取消了梅花內衛集團。內衛份子有的被殺,有的隱姓埋名。因為內衛只是為武則天服務,所以那些知道他們厲害的人們合力取消了內衛集團。
皇帝笑吟吟的看著陳墨,意思很明顯,你還要建內衛嗎?
。(未完待續。。)
第287章 要跑一趟東都
感謝;毫無長出投上的月票,感謝唐深深,大寒尖兩位的打賞!
重建內衛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不知道多少人要反對,可話已經說出口,陳墨不想就此結束。
情報機構對國家的重要性沒有人比陳墨更瞭解,傳統意義上的內衛屬於皇帝私人,這個機構只能說是一個不夠完善,也不夠資格稱為陳墨意識中的情報機構。
阻力不是問題,當然要建,陳墨很堅決的道:“陛下,微臣所統屬的細作不是內衛,而是隱藏在暗處的軍事諜報人員,只用于軍事,諜報這個詞彙陛下明白嗎?”
皇帝點點頭,表示聽懂了。
陳墨繼續解釋:“所謂軍事諜報人員就是一個定位,它只用于軍事,或者。。。陛下可以授權對特殊事件進行調查。這個機構的權力定位應該有所約束才不至於成為萬人忌憚的存在,比如,只能擁有調查權,而沒有執行權力。在特殊的大事件上,這個機構必須經過授權才可以參與對官員與地方的調查,而且必須是在暗中,也沒有緝捕的權利,這樣就想對合理。另外。。。陛下若想擁有一個這樣的機構,微臣就。。。暫時偷偷給陛下建起來,就叫軍情司如何?”
興奮與好奇躍然臉上:“這可行嗎?會不會被百官詬病?朕可是要做一代英主,不能因為這樣的事情被後人唾罵。”
皇帝當然想擁有一個這樣的機構,想一想都讓人激動。能夠探聽到各地的軍事情況。特殊時刻或者大事件還可以派出去進行偵緝。每一個人都對探究暗中的私密事件充滿好奇,皇帝也不例外。
“只要有控制就沒有問題,關鍵是誰來掌控。陛下可以立出規矩。再者,此機構和官員的隱私無關,也不用讓諸位朝臣知道,暫時建起來就好。。。。。。”
這和瞪著眼睛說瞎話差不多,剛剛還提到調查吏部尚書和朱全忠的勾連,也要調查向河東通傳軍情的人。當然,這和軍事有關。陳墨可以解釋的過去。至於以後這個機構受不受控,陳墨也沒絕對把握。
“真的沒有問題?文武百官估計是不會同意,會不會被發現?誰做這個軍情司的掌管者?”皇帝看來是不想被文武百官噴一臉唾沫。他疑問重重。
陳墨笑了笑:“別人也無法上手,微臣就暫領這個軍情司吧,隱藏在暗中,以後再行移交。可以讓吳覃做微臣的副手。另一點陛下定要記住。這個軍情司將來不能交由內官署理,否則會讓陛下和內宮中的所有隱私暴露,定要謹記。”這可是建立廠衛的前奏,陳墨不得不防範將來的問題,這一代皇帝沒問題不代表以後沒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