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笑話,而我認識一名書法界的大師來到這裡之後足足在寺裡住了半個月惹的他那群徒弟還以為師父人間蒸發了,最後卻搖頭嘆息著離開,其中有七八分就是為了這個佛字。”蘇媚娘站在趙虎臣身邊,陪他瞧著那佛字,嘴角帶著微微笑意道。
第108章 有老半仙名納蘭
“寫的好。”趙虎臣給出了一個雖然平庸卻最正確不過的答案。
“寫的的確好,其實你從門口到這裡的見過幾個字,只是出自兩個人之手,門口木匾上的字是這寺一百年前的一位主持寫的,現在人已西去,化作一抔塵土。而揭去了第三塊木匾的人和寫大雄寶殿門口那幾個字的人是同一個人。”蘇媚孃的語氣有幾分緬懷,像她這樣在塵世中可謂翻手雲覆手雨的人大多對這種傳說中的神仙人物抱以幾分憧憬和敬畏,因為她比常人更有機會接觸那個屬於世俗之外的飄渺世界。
“三十年前,他揭去了第三塊木匾,笑佛不渡人卻以慈悲自謂。二十年前,他寫下了小天小地小眾生,大喜大悲大酒色,只嘆眾生皆醉。十年之前他寫下了這佛字。這樣一個滿身都是傳奇的男人擁有怎麼樣的過往從中也能瞧出幾分。”蘇媚娘用一種罕有的憧憬的語氣道。
趙虎臣未開口,從小到大接觸到他覺得最高深的人也就是韓書畫的爺爺,那種可謂稱之為曾今站在中國權力核心的老人尚且帶著幾分和尋常人不同的久居高位才有的嚴正氣息,他有限的想象中的確勾勒不出來蘇媚娘所說的那種男人該是怎麼樣的一個模樣,頂天立地英俊偉岸?還是其貌不揚但出手便石破天驚?這樣的模板在現實裡都能找到,但蘇媚娘所說的這樣的人,的確找不出來。
在趙家村的時候為自己和爺爺的生計而在大山裡摸爬滾打,出了那破落的小村子到城市裡頭趙虎臣又要為了生存而過上爾虞我詐的日子,不好矯情地說累不累,只能說這一切都是趙虎臣需要活下去而必然要做的事情,這樣的趙虎臣的確沒有太多的機會和理由去接觸蘇媚娘口中這樣神仙般的人物。
“他是不是複姓納蘭?”在兩人身後,一直充當著一個旁聽者角色的漠河忽然開口。
蘇媚娘詫異地瞧了漠河一眼,點點頭,淡淡道:“不錯,是複姓納蘭。”
“小河,你怎麼知道的?”趙虎臣饒有興趣道。
“師父偶爾教了幾套拳之後便會給我講一些故事,他說明珠有一位納蘭老人,大智近妖,堪稱半仙。”漠河撓撓頭,道。
“那只是一個沽名釣譽的老頭而已,仗著比別人多吃了幾年的米飯說了些別人不敢說的話做了些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就敢妄稱半仙?那這世道上的神仙也太不值錢了。”一把蒼老的聲線從上方傳來,趙虎臣仰頭望去,卻見荷塘盡頭,石階最上方站著一個老頭,和韓書畫爺爺的清瘦不同,這位老人由始至終便給人一種魁梧的感覺,雖然蒼老卻並不老邁的身板挺得筆直,一頭銀髮在緩緩升起的朝陽中格外醒目,笑容緩和,一雙瞧不出半點出奇的眸子中滄桑如歷史。
“納蘭老爺子。”在趙虎臣的身側,蘇媚孃的神情竟然罕見地激動起來,雖然僅是一星半點的波瀾但在這樣的女人身上發生這麼一點的情緒波動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就是蘇媚娘口中宛若神人就連陳太極也稱之為半仙的人物?
說實話,除了比較魁梧的身板和那雙眸子之外趙虎臣沒瞧出什麼特別來,沒有傳說中神仙中人那飄渺如仙的氣質,也沒有隱士高手該有的強大氣場,就像是一個尋常的老頭。
只是這疑惑他只會放在心裡,不會放在臉上更不會說出來。
“來者是客,上來喝杯茶吧。”老人微笑道。
蘇媚娘抬起腳不走上前,卻見趙虎臣還站在原地,連忙伸出手拉住趙虎臣的手腕,朝老人道:“謝過納蘭老爺子了,這杯茶一定要喝。”
趙虎臣就這樣被蘇媚娘半拉著上了石階上,上了這石階,趙虎臣眼前便彷彿是到了一番新天地一般,小林,木屋,一方小菜圃,乾淨清爽。
小木屋的前頭,擺著一方石桌,四面各擺放著一個小石凳,正好供四個人坐下。
三人上來時老人已經不知所蹤,想必是沏茶去了,自然地在小石凳上坐下,蘇媚娘壓低聲音對趙虎臣吩咐道:“今天算是走了鴻運恰好趕上了老爺子心情不錯,本來他是不願意見外人的,就是我也只能在每年固定的時間裡過來兩趟,到不是這位老爺子自視甚高,而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實在不好過多地打擾老人清修。你待會少說話,多聽多看,收起你那些個腹黑心思,在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