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就是國術的一部分!當然,還有武術!”
沈雁鳴疑惑道:“可是,我聽有人說,這國術指的僅僅是殺人功夫?”
李飛陽搖頭失笑:“殺人的功夫也只是武術的一部分,而武術卻是國術的一部分。武術可以說是國術,但是國術卻不能說成武術,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沈雁鳴道:“哇,這麼深奧?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個國術竟然包括這麼多的專案?我可不可以報名參加?”
李飛陽笑道:“只要有心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校友,都可以參加我們的協會!”
沈雁鳴道:“長見識了!好,現在有請我們國術協會的會員們上場!大家歡迎!”
第五章 中華功夫
其實,所謂國術協會的會員,也就是唐城一中考進京都大學的二十多個李飛陽的老同學。
李飛陽在唐城一中就建立過國術協會,這幾個傢伙都是唐城一中國術協會的第一期學員。在當時幾百人的國術協會里,擔任會長的雖然的李飛陽,但是真正負責教導這些少男少女的卻是謝夫之、李東生、楊曉月、劉小璐幾人。
至於李飛陽卻只是偶爾過去傳授一點關鍵的東西,其餘時間他都在外面忙活別的東西。
因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裡面,李飛陽只會一個書法,而書法有不是一個見效快的技能,李飛陽乾脆就只是教給他們一門技藝,那就是武術!
在武功上面,他已經是無上大宗師的境界,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武林前輩能達到他的高度。是以略一思考,便為這些一點底子都沒有的傢伙們設計了幾套強身健體的法門。
李飛陽沒有傳給他們什麼武學心法,而是透過傳授幾套武術動作,由外而內的帶動周身氣息的運轉,不經意間就讓他們練出勃勃的內息來。從這方面來看,李飛陽設計的這套動作,已經是極為了不起的拳法了。這套拳法,李飛陽給起名叫做“唐拳散手”,比一般門派築基拳法可要高明多了。
也就是因為習武健身,開發身體潛能,體健心清,腦袋靈活,他們才有能有這麼好的成績考上京都的大學。
這些學生雖然比不上謝夫之、李東生幾人在李飛陽身邊所受的教導,但是在唐城一中三年下來,也是受益匪淺。即便是李飛陽沒有傳授他們高深功夫,可是在塵世間,他們已經是少有的高手了。
今番李飛陽讓他們來參加晚會,目的就讓他們做一下活廣告;如今國術會剛剛成立,正是打響名聲的時候。而最為吸引少年少女,最讓他們熱血沸騰的國術,就只有功夫這麼一門了。
對於教導國術協會的會員們武術,李飛陽是沒有一點的問題,關鍵是還有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中,除了書法外,李飛陽可是一點都不擅長,也沒有這個時間來搞這個。他的想法是先讓武術吸引一些擅長琴棋書畫的學生,讓他們來參加國術協會,由馬克、李東生教導他們習武,而作為交換,他們就要負責教導別的同學學會自己擅長的一門技藝。
聽完沈雁鳴報幕後,在臺下的李東生幾人齊聲喊了一下,猛然上跳翻起了筋斗。
二十來個人集體翻筋斗往上竄,還是挺吸引人眼球的,一排人在空中猶如風車的葉片一般,一路翻滾著到了舞臺上。畫面效果當真是有點驚人。
這舞臺高度大概有兩米多,正常人從下面上去,非得長跑助力腳蹬牆壁,雙手扒住牆頭,這才能在沒有梯子的前提下上的去。
但是李東生他們二十來個人,竟然什麼前衝準備都沒有,就這麼一個筋斗翻了上去,視覺效果非常令人震撼。
外行人看了,只是感到驚奇而已,但是內行人卻知道這裡面的難度有多大。若是從臺子上往下翻筋斗,五六米的高度對一些玩這個的人來說,也只是一般那水平。但要是從地面往高臺上面翻,那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能翻到兩米高臺的人也有,但是他們要將手扶在臺沿邊上,才能將身體託過去,像李東生這些人一個空翻筋斗就翻到了三米多高,在舞臺上方又翻了一下才落地的本領,那可是一般人見都沒有見過是事情。
在掌聲雷動中,李東生站到了臺前,他身後的二十來個伴舞的傢伙無論男女都是一身練功服,與滿清時代的蜈蚣褂不一樣,這些練功服卻是明代之前的那種短衣襟小打扮,有點類似空手道、跆拳道的練功服,其實這才是中華名族本來的服裝;像什麼空手道、跆拳道的服裝,它們乃是剽竊中華古服裝的樣式而修改的。
李東生也不用話筒,幾聲重重的音樂響起後,直接就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