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陽早就看過了,文筆一般,劇情一般,就連書裡面功夫的名字也起的一般,而《武林外史》卻是古龍中期武俠小裡的上上之作,按道理是不會輸於《游龍戲鳳》。
李飛陽驚詫之下,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
在前世,金庸、古龍、梁羽生三大武俠小說大師名號的確立,可是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後,才被世人所公認的。
在這三人寫武俠小說的同一時期,還有許多同樣寫武俠的作家,在當時並不輸於他們。在武俠小說初興之際,讀者看的是熱鬧,是刺激,是新奇,作者的文筆倒在其次。
只有經過大量武俠小說的衝擊,武俠小說氾濫的時候,文化欣賞水平逐漸提高的人們,才開始關注作品本身的質量,看是不是符合邏輯,遣詞酌句是否合適。一番比較之後,真正優秀的同類武俠小說才會被重新定位。
而現在所處的世界,人們的文化水平還都是處在最底層,不識字的人比識字的人要多的多,就是識字的人也只是看報紙的水平。對他們來說,一部武俠小說的好壞與否,根本就無從分辨,隨便一部小說就能夠吸引他們的眼球。《武林外史》輸給《游龍戲鳳》雖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想當然的認為古龍的小說能勝過於北非這位武俠新秀的作品,卻是有點自以為是了。
這一段時間,因為李飛陽在戰場上拼命,馬奇東不敢打擾他,如今見李飛陽安然返回唐城,還有心情群嘲整個文化圈的文人,馬奇東這才找到李飛陽說起此事。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才高八斗
一部《武林外史》竟然幹不過一個新手寫的《游龍戲鳳》,這也算是一個奇了。
看馬奇東一臉悻悻然的樣子,看來打賭輸了後,被老對頭羞臊的不輕。
只是這種水平高的武俠小說被水平低的武俠小說給幹趴下,確實有點令人難以接受。這種情況要是發生在大陸,還不足為奇,因為大陸的人們現在的文化水平偏低,看書看得就是熱鬧新奇,不會太過在乎作品本身的質量。但是發生在港城就有點難以理解了。
港城居民的總體文化素質可是比現在內陸的居民要高多了,他們有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有一定的欣賞水平。對於一部作品的好壞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按說不可能看不出兩部作品的優劣。可偏偏《武林外史》就賣不過《游龍戲鳳》,這裡面要是沒有貓膩,李飛陽是說什麼也不信的。
李飛陽問馬奇東:“你家的報紙是不是比別人家的報紙賣的貴啊?”
馬奇東道:“整個港城就那麼幾家報社,出版報紙的價格都差不多,都是兩三毛錢一份,區別不大啊。”
李飛陽又問:“那你和大江湖報社比的是銷售量,還是銷售額啊?”
馬奇東道:“比的是銷售量。”
“銷量啊。”
李飛陽似乎有點明白了,“老馬,如果將《武林外史》和《游龍戲鳳》這兩本書房到你面前,你會選哪一部?”
馬奇東道:“如果剛看開頭的話,我兩部都會看,時間長了,自然就會優先選《武林外史》觀看。”
“那《游龍戲鳳》你還看不看?”
“也會看的,畢竟也沒有什麼別的武俠小說可看,就是寫的不太好,好歹也能打發時間。”
李飛陽笑道:“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如今武俠小說寫的少,大家沒有什麼可挑剔的,有的看就行。兩家報紙估計都會有人買著看,畢竟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故事,喜歡看小說的人都不會錯過的。那麼由此可以推斷,兩家報社的報紙的銷售量應該差不多才對,縱然有差別,也不會相差太大。”
馬奇東道:“那為什麼我們報社比大江湖報社的發行量要少了那麼多?難道其中有什麼可操作的地方?王振南那小子雖然很討厭,但作弊的手法他是不會做的。”
李飛陽道:“那可就問你自己了。對於報紙的銷售方法我不太清楚,或許對方在銷售方式上面做文章了呢。誰知道呢?”
馬奇東泱泱離去,臨走時,拿走了李飛陽新出的一部手稿,厚厚的一疊書稿塞滿了他整整一個檔案包,這次為了補償馬奇東的敗北之事,李飛陽給他的武俠小說是古龍作品中影響非常大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的名字叫做《絕代雙驕》。
其實就李飛陽本人來說,他並沒有覺得《絕代雙驕》這部小說好在哪裡。
整部小說的開篇就有點不合邏輯,兩個女人喜歡一個男人,因為男人跟另一個女人私奔,反而讓人將他殺掉。對於遺留的兩個嬰兒,當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