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就是在幾家寺廟裡面打了個轉悠。
中午在烤鴨老店裡面,讓服務人員片了兩個鴨子,點了幾個特色小菜,一頓飯也就過去了。
此時吃烤鴨,由於人們手頭並不太闊綽,吃一個鴨子未免有點奢侈,價格方面,普通老百姓也有點難以接受。因此店裡面就把烤鴨分成幾部分,客戶可以自己選擇吃烤鴨的那一部分,不同部位的鴨肉有不同的價格,這樣就照顧了手頭緊但又想吃的客戶。
只是有個要求,最少要吃四分之一,再少了烤鴨店就不賣了。
此時吃鴨子都是客人進屋裡自己選宰殺好的鴨子,選好之後,烤鴨師傅才將客人挑選好的鴨胚勾起來送進壁爐裡面吊烤。一般的時候,一個人要是隻吃上一個鴨子的四分之一,店裡是不會給你烤的,不然的話,剩下的四分之三放涼了就不好吃了,失去了原來的味道。
因此手頭拮据的客人,想吃鴨子,就要在店裡面等著,什麼時候湊夠了四個人,店裡面才會吩咐烤鴨班裡的師傅勾鴨進爐。
吃鴨子的時候,黃徵農嘆道:“吃鴨子最好的季節是春秋冬,現在是夏天,烤出來的鴨子味道最差,發艮,鴨子皮也不鬆脆,吃著最難吃。吃這個鴨子,吃的就是它的脆皮,現在皮不脆了,味道最起碼減少了三分之一。但是來京城了,要是不吃一隻鴨子,總覺得不是那回事兒,這次咱們先湊合著吃一頓,就算是嚐嚐鮮了,等下次,選個好時候,咱們再來這裡。”
趙春江與馬克因為久在外省,還都沒有來過京城,這京城烤鴨也都是第一次吃,對於黃徵農說的不好吃,不適合吃的鴨子,在他們嘴裡卻是感到美味非常。
但是這烤鴨,在李飛陽嘴裡,味道也就是一般而已,趕緊相比於黃世昌老先生做的飯菜,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京都烤鴨,建國前並不是特別出名,之所以出名,還是總理一力推薦的。他吃著好吃,覺得別人也會好吃,就把他定成了國宴裡面的大餐。其實高層人員裡面,真正喜歡吃烤鴨的沒有幾個人,京都烤鴨出名也就是沾了總理的光。
不過吃烤鴨一個好的地方就是,吃法文雅,不像吃火鍋似的,一桌子人互相吃對方的口水,在西方人眼裡,就有點不太衛生感覺了。
倒是吃鴨子,有專業人員給片鴨子,片好後,用荷葉餅捲了配菜,根據自己的口味配上各色醬汁,有點分餐制的意味在裡面,對西方人來講,這種吃法,是比較好接受的。
吃過午飯,黃世昌領著幾人進了故宮。
他老爸是故宮博物院的老院長,看門的人他都認識,不用買什麼門票,打個招呼也就進去了。
進去後,發現裡面有管理人員正在呵斥幾個人,教訓了一通,都給關進了一個屋子裡,看來要處罰他們了。
黃徵農看了幾眼,笑道:“又是這些傢伙,屢教不改,不過也就這幾次了,以後他們也不會幹這種事情了。”
趙春江問道:“黃大哥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黃徵農笑道,你們看到路邊的銅缸沒有?”
趙春江問道:“看到了,不少呢,這些銅缸是幹什麼用的?”
黃徵農道:“這些銅缸平時都蓄滿了水,是為了防止房子失火用的,其實真要是失火,這些水缸也起不來大作用,但是比從水井裡面打水還是要快的多的,最起碼小火苗還是可以滅掉的。”
馬克問道:“這跟這些人有什麼關係?”
黃徵農道:“這是鎏金的大缸,上面的金水可是有著厚厚的一層的,這些人就來此刮這些金粉的。以前這些大缸被外國洋鬼子用刺刀颳了一次,沒有刮乾淨,現在國內有些傢伙就想幫洋鬼子收收尾,想把這些大缸外面的金粉全都刮完,嘿嘿,這些人眼裡們就只有這麼一點金粉,其實這些沫子能值多少錢?就為了這麼一點破玩意兒,犯得著嗎?這可是歷史文物!”
李飛陽道:“跟他們講歷史?不如跟他們講拳頭!你與這些人是沒法交流的。”
黃徵農不再多說,幾人繼續進裡面遊逛。
到了太和殿,趙春江道:“媽蛋的,老早就聽說金鑾殿裡面的地磚都是金子做的,這次非得要好好見識見識。”
黃徵農哈哈大笑:“怎麼可能?民間傳說,不足為信!這些地磚只是燒製的像是金子的顏色罷了。”
逛完了大半個故宮,天色就差不多黑了,李飛陽三人不再多耽誤時間,讓黃徵農把他們送進了國賓館。
到了晚上,賓館的司機,將幾人拉進了火車站,包廂早已經選好,周雲長送給幾人的禮物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