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了一條去陰曹地府的路。
在路上,陶圓圓總是跟在戚昊天身邊,偶爾還安慰一句,“七哥,你別怕,我們一定會採到彼岸花,為你治病。”
吳玄月詫異地看了陶圓圓一眼,她怎麼什麼都知道了?
不過也是,她都已經進入了陣中,自然應該是知道了。
陶圓圓見吳玄月看過來,挑釁道:“看什麼看?如果去了地府,你沒有采到彼岸花,而被我採到了,你還會像現在這麼拽嗎?現在別神氣太早,我一定會採到彼岸花,送給七哥的。”
吳玄月現在不想和她爭,她不想節外生枝,本來地府已經很兇險,她不想內部先發生矛盾。此時,必須以大局為重,不能與陶圓圓計較,有什麼恩怨,出了地府再說。
“但願如此吧。”吳玄月聽著陶圓圓挑釁的話,沒有生氣,只是淡漠地應了一句。
一路上,陶圓圓都跟在戚昊天的身邊,吳玄月也不排斥,多一個人為戚昊天做擋箭牌,她求之不得。
七月初七,聽說是地府的鬼節,鬼節這天,地府熱鬧非凡。他們選擇這一天去地府,也不知道是福是禍,反正,也沒人去過地府深處,決定選擇七月初七鬼節這天,只是為了碰碰運氣,看能不能鬼多好渾水摸魚。
田七通靈師順著符石路的前沿開路,吳玄月、戚昊天、陶圓圓和劉建峰幾位年輕人站在符石陣的中間,前方左右兩側防禦站著的是南門觀主暮日隨風和中和真君,隊伍的後方左右兩側戒備著位的是吳玄月的師父胡宏川和梁芳芳教授。
他們的站位,跟符石陣的擺位是一樣的,是田七大師畫出的幾個區域,站的是與符石陣一樣的方位,不容易被鬼士發現,聞出異味來。
這一路人不多,但也不少,加上田七大師共九個人。五位前輩和四位年輕人。
符石路上,誦經聲不絕,符石路不斷延伸,已經到了廟門。
吳玄月上回跟著田七大師去過奈河橋一次。
現在,她似乎看到了四周熟悉的景色,已經到了上次遞通關文帖的地方。
這次,他們不需要遞通關文帖,隨著符經聲的誦讀,強行透過關卡,強行透過廟門。在廟門上方,他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寫著鬼魅的三個大字,‘黃泉路’!
門邊看守的陰使,似乎是自己眼花了,不停地擦亮自己的眼睛,眼看著符紙金光閃過,似乎有一頂金光閃爍的符轎透過了關門。
陰使甲:“喂,你剛才看到什麼了?是不是有一隊人馬通關了?”
陰使乙:“眼花了吧,剛才就那麼一閃,不要自己嚇自己,通關文帖都沒有遞上來,門也關著,怎麼可能有人通關?”
兩個陰使議論著,吳玄月他們聽得真真切切。這樣連闖幾關的話,地府應該是會知道的吧。
此時通了第一關,每個人的心都有些緊張,再沒有人說話,都戒備地看著周圍,害怕有鬼士襲擊。
沒多一會兒,符石路過了鬼門關,通到了奈河橋邊,田七大師沒有立即上前,而是遠遠地停下隊伍,似乎是在判斷,是要透過高低不同的哪座橋。
最上層是善良之人透過的上善橋,把守最為鬆散,但是,比較顯眼,容易被鬼差發現。
最下層是惡人透過的惡人橋,光線較暗,但是,遊魂眾多,符路透過,符光會驅散許多遊魂,容易引起騷亂,進而被發現。
中間那座不高不矮的橋,是通善惡兼半的魂魄的,平時有小鬼攔路收錢。
於是,田七大師決定走中間善惡兼半的善惡橋。
當誦經聲再次強勁之後,周圍的驅邪符紙又飛起來,打通了一條去往中部善惡橋的符石通道。
透過奈河橋的時候,吳玄月他們明顯感到通靈師們的誦經頻率加快,聲底而強勁有力,確保他們快速透過奈河橋,以免被守橋鬼差發現。
在過橋的時候,吳玄月明顯聽到守橋陰差在說,“剛才好象看到有一隊趕屍隊伍要過橋,明明見他們走的是中橋,怎麼沒有攔住?買路錢還沒有收到,怎麼就過去了?”
又一位陰差也說道:“就是就是,我也感覺有人過橋,你快去孟婆那裡攔一下,大過節的,我們守橋也不容易,不給打賞也得有句話吧。”
“好,我這就去。”
吳玄月他們聽到議論後,就見到一股黑煙追隨而來,見那鬼士修為不高,四層左右,吳玄月迅速拿出一張尊級靈符在手上,準備一會兒貼在他的腦門上。
“不能妄動,避免打草驚蛇。”南門觀主暮日隨風輕聲制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