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嗯,確實夠雞肋的,費了那麼大的勁,有效距離才兩米,跟電線有什麼區別,甚至電線比這個什麼諧振技術遠的多,不知道小娜的無線充電技術會有什麼不同的嗎?張文凱便好奇的問道:”那有什麼更好的技術來實現它?”
“有的,先生,在母星無線充電技術很早就被開發,他的框架理念有些類似於諧振感應技術,但它比諧振感應技術的範圍更遠,我們叫它磁變頻傳輸技術,不過侷限於地球上的材料因素,並不能達到我們所能預想的目標。”小娜有些遺憾的說道。
張文凱皺了皺眉眉頭,不能達到預想的目標,那會怎樣,功能上的差距嗎,最後再問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問:“能達到多遠”?
在小娜的全息投影上,小娜突然不見了,代替她的是一堆怪異的符號,在這些怪異的符號閃過之後,小娜的投影再一次清晰的顯現出來。
“有效距離可以達到15米以內,更遠的話就不行了。”
15米嗎?完全夠用了,即使是十五米張文凱也是信心十足的,十五米的無線充電,這已經夠震撼了,於是直接脫掉了外套,準備開工了。
“小娜,需要我做什麼?”張文凱擼了擼袖口問道。
“這是無線充電器的電路圖。”小娜的投影再次不見了,代替她的是一張複雜的電路圖。
由於並沒有一些相應的儀器,手工刻一張電路板又很麻煩,由於各種原因的限制,張文凱只能拿出自己的電烙鐵,只用複雜的飛線來實現電路板的功能,這樣的後果就是正經的電路板看不到,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線。
這個電阻是放這裡嗎?恩。。。好的。
那這個三極體呢?哦!和板載晶片放在一起啊。
那這些板載晶片有什麼用?啊!聽不懂,那先略過這個話題。
一下午時間就在一問一答中度過。
。。。。。。。。。
憑藉自己的粗糙焊接手法,終於在傍晚完成了無線充電器和手機端接收器焊接工作,看著這個大約電視機頂盒大小的怪異東西,張文凱也陷入深深的無奈,當初上課的時候怎麼就沒好好學習,要是好好的學的話,最起碼手法上能比現在能強不少,看著這個有些粗糙的怪‘盒子’,張文凱還是有些對無線充電的功能有些懷疑的,調整了一下心態,看向小娜問道:
“接下來還需要做什麼?”
“需要寫入智慧變頻程式碼就可以,程式碼的相關檔案我已近傳送到您的電腦中。”只看小娜的投影面前飄散著許多怪異的符號,而投影中小娜在這些怪異的符號前挑挑揀揀,然後把選出的符號,揉成一個團,最後向張文凱的電腦拋去,張文凱便看到電腦桌面上突然多出一個檔案。
“小娜,哪些怪異的符號是什麼啊?”張文凱有些好奇的問道。
“先生,是母星的程式設計程式碼。”小娜如實的說道。
看到這些怪異符號的時候,張文凱就猜到了可能是某些程式碼程式,沒想到還真被自己猜對了,如果以後都用這個程式碼編寫程式,那豈不是沒有人能破解了嗎?張文凱眼睛一亮,充滿期待的目光看向小娜,問道:“小娜,這個程式碼地球人能破解嗎?”
地球的程式碼是已經形成通用的標準,再透過原始碼編譯成計算機可執行的二進位制指令,如果要是使用新的程式碼,就無法破解,這樣的話保密性就可以做到最高,想象一下,如果你做出來的軟體,別人都破譯不了,只能乾瞪眼的看著,是多麼一件讓自己高興,讓別得程式設計師絕望的事。
“理論上是的,這套程式碼破譯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已經是語系上的差別了。”小娜回答著張文凱的話。
“一會把這套程式碼的使用方法教給我。“張文凱已經意識到這套程式碼的重要性,便決定以後凡是涉及到程式設計的都用這個做。
小娜的影像點了一下頭說道:“好的,先生。“
張文凱把微控制器和電腦相連,按小娜的要求設定了一些引數,便敲擊了一下回車鍵,一個讀條的畫面顯示出來,但是隻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經把程式碼程式寫入到了晶片之中,接著再把手機端接收器以同樣的方式寫入程式碼程式。
拿著這堆由各種元件拼接成的無線充電器,張文凱已經迫不及待的插在了電源的插座上,拿著u盤大小的接收器,裝在了自己用了2年的三顆星手機的資料介面上。
叮咚,手機充電的提示音響起,張文凱內心是激動的,一股無法遏制住的狂喜湧向心頭,手裡拿著手機,一步,仍然在充電,兩步,還在充電,三步四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