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正好旁邊也站著看熱鬧的童生,嶽恆問道:“那人是誰?”
“何勇呀!今年武者徵軍初考是第一還是第二的,不過復考拿到武者第四名。”
“嶽兄,此子怕是有些難纏,聽說他實力強悍,喜怒無常。而且他沒有什麼心機,腦子一根筋轉不過來,經常被人算計,受人教唆,闖了不少禍,人稱何大腦殼。他叔父是洪縣軍備官員,所以,我認為嶽兄最好還是道歉為好……”
“這事又不是嶽兄的錯,是那工匠之過,嶽兄不必理會!”
何勇這個名字聽起來挺耳熟的,但嶽恆想了半天還是沒想起來。
該來的還不是隻能等他來,若是這何勇真找他麻煩,嶽恆還能怎麼樣,道歉也不是不可以,做錯了事就應該道歉,這是他做人的原則。
嶽恆沒離開護欄,只見那個何勇站起來,拿起席邊帶鞘長劍,向官員主桌走去。
正好前面一武者獻藝完畢退場,何勇跟著抱拳單膝跪地,高聲喊道:“武考第四名,新晉習者何勇,願學上古武神西楚霸王項羽,為各位大人舞劍助興!”
張軍備微笑著對著主位的崔侍郎介紹道:“酒宴舞劍也是傳統,今日也不是鴻門宴,霸王也非項莊,只為一樂,崔大人意下如何?”
崔侍郎微笑道:“此子剛剛成為習者,就敢學習武神項羽,真是勇氣可嘉!如果張大人和齊大人都不介意的話,崔某當然是樂於觀賞。”
這話有另外一層意思,文人敬重上古文聖,不敢輕易評判聖人神靈,比如說上次匡青故意刺激嶽恆,讓他學曹植神靈七步作詩,將學子與文聖神靈相比較,這就是褻瀆神靈,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但武者這邊另成體系,張軍備是今日軍方首席,連忙說不介意,然後對副官何軍備使了個眼色。
何勇是何軍備的侄兒,這種露臉的好事當然是越多越好!
“何勇起來吧,準!”張軍備揮了揮手。
何勇抱劍,行武者禮,又大聲請示道:“聽聞今年頭名童生嶽恆嶽公子擅長曲藝,舞劍不可少歌曲,希望大人准許,請嶽公子為我伴唱,我也好舞得盡興!”
此言一出,全場漸漸安靜下來,剛剛還在說笑的文官們都面露訝色,紛紛表示看不懂了。
張軍備摸不清楚何勇的用意,何勇的要求似乎聽起來合情合理,就算是上古時代的鴻門宴上,項莊舞劍給沛公欣賞時,同樣也是歌姬獻曲,舞娘伴隨,甚至連項伯也參與進來,雙人起舞。
但文官們大多猜到了何勇的目的,他們想的更深,何勇的這個要求看似隨意,但蘊含殺意,絕對不是他這種一根筋的傢伙能想得出來的,肯定有高人在背後指點!
項莊是項羽的兄弟,乃是楚國第一劍客,項莊在鴻門宴上試圖殺死劉邦,但被項伯阻擋,沒有成功。
何勇現在才是一級習者,不自比項莊,卻自比項羽,要求舞劍助興,這本來就是對武神項羽的一種不尊敬,項羽可從來都不曾在酒宴上對別人舞劍助興過。
但何勇是武者,連張軍備等人都不介意這種做法,文官們更不便糾纏這一點。
既然何勇自比項羽,那麼陪唱的格調應該是西楚霸王武神級別,一般的酒席舞劍歌舞是拿不出手的。
可是,項羽親口唱出的只有一首《垓下歌》,這首歌卻不太適合文人去伴唱,應該配合武者的舞劍動作自由發揮,最好是何勇自跳自唱。
何勇讓嶽恆伴唱,就是在逼著嶽恆唱一首比“力拔山兮氣蓋世”更偉大的霸王之曲,否則就是對武神不敬,這不是故意刁難嘛!
文掌院第一個不同意了,冷笑道:“文人可比不上武者,職業不同,文人更不便評論武神。除非何勇你真學霸王自刎,讓嶽恆唱一曲《垓下歌》送你上路,又有何不可?”
此言異常刺耳,這是在說,如果想讓嶽恆為你伴唱,除非你學項羽自殺。
“以大欺小,竟然詛咒我侄兒去死!”
何軍備大怒,正待暴起,張軍備一把按住他的手,搖了搖頭,有貴客在,而且諸位主政官員都沒開口,他們軍方官員最好別衝動。
第049章 《垓下歌》
何勇懵了,他哪裡想到率先發難的竟然是文掌院?這事不對呀,怎麼和兄弟們說的不對呀,不是隻要他提出要求,絕對可以逼得嶽恆獻唱出醜嗎?怎麼會有文官跳出來為他說話?那幫兄弟們沒說過會出現這種狀況呀!
齊縣令也琢磨過來味道,頭名童生也是他的人,而且是崔侍郎和蘇巡檢看中的天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