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1、別人關注的是事情,而不是你。
在職場裡,很多人會覺得:“既然我做了事情,那你們就應該知道。”
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職場中事情複雜,人員眾多,任何上司都不可能盯著每個員工,看他有沒有幹活。
上班奴特徵之五:不管你做的多辛苦,始終都不會有人認同你。
所以,上司的監測方法很簡單,就是盯著他最關心的一個事情,這事情就是指標。
職場裡複雜的各種事情,到上司這裡終於變的簡潔了,他不關心你在幹嘛,也不關心你花了多少的時間,最後關心的只是指標。
像林幻想的案例中,銷售總監才不關心你接了多少個電話,幫人搞定多少售後服務。既然你是銷售人員,他就看你的銷售業績,你完不成,就是劣等員工。
簡單而合理,甚至你都無法反駁。
2、成績不是以辛苦衡量的。
有人會說:“我辛辛苦苦幹了這麼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這句話還是錯了。
因為辛苦不是成績。有些人辛苦的完成了指標,那他是有苦勞的。有些人輕鬆完成指標,那是他的本事。
而那些辛辛苦苦,卻不能完成指標的人,則只是做無用功,他的一切都是白辛苦。
對上司而言,指標是衡量一個人有沒有幹活的唯一標準,也是成績的唯一標準。
一直在強調,職場時利益交換的地方。上司對你的認同,需要你幫他完成某件事情。但你辛辛苦苦半天,卻並沒有做他想要的事情,他為什麼還要認同你呢?
你付出了代價,卻並不是別人想要的,那就沒人和你交換,你的價值是零。
3、要獲得認同,不能圍繞自己做事。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在做無用功,他們都做了事,付出了辛勤,很多時候,他們做的還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可為什麼上司們就看不見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是以自己為核心在做事。他們覺得什麼事情重要,覺得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就去做。
譬如林幻想,她覺得接電話處理客戶詢問是要緊的,就放下所有工作去處理。
但林幻想卻忘記了,職場並不是圍繞著她轉的。職場是以權力為核心的,你所需的認同,也是跟隨著權力的。
所以,想要獲得認可,就必須要看權力需要你做什麼,而不是你自己想做什麼。
這是職場的無奈,也是職場的現實。
4、反差才是最大的進步。
有些人,不斷的在進步,可謂踏踏實實的前進,但卻也得不到上司認同。
這是“溫水煮青蛙”效應的副作用。
你只是緩慢的進步,雖然累計起來也很大,但對於上司來說,他們並沒有時間分析你所有的資料,只是在長時間的感受著。
不用心的人,是感受不到小規模的進步,他們只會認為,你一直在原地毫無進展。
即使你花了幾年時間,讓自己的能力翻了一倍,但上司們卻在這幾年中,都不會覺得你有任何進步。
對他們來說,最大的進步,就是反差。
譬如你從一文不名,突然一飛沖天。這種巨大的反差,恰恰是上司們最喜歡的,他們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就可以看到,甚至可以利用來做正面例子。
在職場裡,很多人就利用此情結,在前期壓制自己,而突然爆發,從而獲得上司們的重視。
給你一把鑰匙
第五把鑰匙:替自己打工,為老闆幹活
林幻想希望知道,自己的問題該怎麼解決。但聽我說完上班奴的第五個特徵後,她卻已經瞭然於胸。
我送了她一句話:“替自己打工,為老闆幹活。”
每個人到職場,都是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為自己的利益打拼。所以你打工的原因是自己。但是,在工作的方式上,你卻得為老闆幹活,因為是BOSS給你發薪水,他掌控你的職場命運,必須去做他可以認同,可以看見的事情。
林幻想拿著這個鑰匙,又回到了公司裡。在接下去的一個月裡,她終於明白了上司們想要的是什麼。
銷售總監有業績壓力,曹可非主管也有業績壓力,他們是隻看業績不看行動的。所以林幻想開始學陳琳,每天都早出晚歸,日日約客戶談業務,再也沒管過辦公室的事情。
這下子,辦公室裡算是遭了災了。以前的雜物都沒人幹,大家怨聲載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