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李教授驚愕道:“我們明朝的皇帝,竟然能修建了地底玄宮?”
“考古歷史上都沒有啊。”
“根本沒聽說過啊。”
幾個考古學生,都是滿臉得難以置信。
仁娜與沈教授也是聽著腦子都轉不過來了,怎麼……他們挖得不是個什麼文物寶貝,而是一整座皇陵!?
倒是李教授驚愕之後,卻很快反應過來,急切道:“那我們絕對不能走漏任何訊息,一切都要保密,只由我們自己先慢慢發掘。”
蘇懷原本也是這個意思,但是卻沒想到李教授這麼堅決,顯然是這範主席的意思,雖然摸不清範主席的用意,可蘇懷心裡盤算。
原來的世界裡,中國考古部門曾經急功近利,急切想找出十三陵中的寶貝,企圖想挖永樂大帝朱棣長陵,但是卻周總理阻止,最後考古部門只能選擇先規模小的定陵。
可沒想到挖開之後,沒有保護技術和足夠意識,眼睜睜地看著很多價值連城的陪葬品遇到空氣之後迅速崩壞。
比如彩陶,發掘出來,顏色非常鮮豔,但是隻是按快門的功夫,就變成了一堆粉末了。
導致定陵中,人們日後能看到的文物,除了石頭,所有的東西是仿製的,根本沒有任何文物留下來。
這也是後來,周總理決定除非是搶救性質,以後帝王陵墓全都不主動發掘的原因。
這個時空的華夏考古根本毫無經驗,很容易在無知領導的貪婪下,範下同樣的大錯。
所以這次挖掘,還是在他的指揮下,比較妥當,最好不要有官方干涉比較好。
問題是這做得到嗎……?
蘇懷想到這裡,直接到了體育總局的辦公室,借了個電話打給了華夏文聯總主席範勳,把情況說了一下。
“範伯,李教授這個可靠嗎?這是關乎於華夏族子孫後代的大事,我需要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證,我希望訊息不要洩漏,由我來負責這件事情,否則我就不參與技術指導,老實講,如果沒有我,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有把握能進入明孝陵地宮。”
蘇懷這條件很苛刻,他已經做好了討價還價的準備,他不求完全保密,只想爭取這次發掘由他來主導。
可令他意外的是,範主席卻全力支援了他:
“小蘇,這件事情,你做得很對,這件事情要盡一切可能保密,你放心,我們華夏文聯的所有人都會支援你,我保證任何相關訊息都不會洩漏,就算有,也絕對上了不媒體。”
我靠……?範老狐狸也支援自己單幹?什麼情況啊?難道他與政府在這方面有什麼分歧?還是權力鬥爭?
不過這麼複雜的事情,也不是該他管的,蘇懷得到了範主席的承諾,也是極為振奮,回到工地,就與眾人說明了情況。
“這發掘工作就全權由李教授負責,李教授,你有信心嗎?裝置方面只要你需要的,經管開口,仁娜你負責全力配合,這是關乎於華夏族子孫後代的大事,您能擔起這個責任嗎?”
“萬死不辭!”李教授也是激動滿臉通紅,他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能遇到這樣關乎民族文化復興的大事。
第二天,華夏文聯又派了一組考古人員,由燕京大學考古系的劉教授率隊前來,另外金陵美院的吳天博士也帶領建築系人馬來幫忙測量與勘探。
按照既定目標,考古隊員用裝置開始小心翼翼地挖掘與清土。
李教授,劉教授,吳博士在工地四周,密切注視著學生們的操作,幾乎每挖出一筐土,李教授都要仔細辨別土質的變化。
深溝已挖了三米多寬嗎,五米多深的地方,寶城內測砌的石條暴露出來。
眾人都是驚喜萬分,趕緊聯絡蘇懷。
蘇懷趕到之後,眾人下去圍住石條,果然,在一塊橫砌的小石條上,顯出模糊不清的字跡。
李教授親自找來毛刷,蹲下身,輕輕地刷掉上面覆蓋的一層積土。
眾人瞪大眼睛,都看到了石條上露出三個雕刻粗淺自己,經過仔細辨認,劉教授與吳博士同時激動喊出來:“隧道門!!”
蘇懷幾乎要把臉貼在石條上,激動不以點著頭:“沒錯,是隧道門三個字!”終於找到了,這一切都是這麼順利,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李教授反覆確認了幾遍,才安奈不住激動,大喊大叫道:“對,對,是隧道門!真的是隧道門!”
之前他對蘇懷的皇陵推測,還有些懷疑,可現在就完全可以確定了,因為遺蹟是不會有隧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