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 頁)
這道題雖然滿盤是子,正解步數也較長,看起來不怒自威,但其實難度不大,在《發陽論》中屬於最簡單的題目之一。”
說著蘇懷望向目瞪口呆的華夏棋院眾人:“別那麼驚訝,我相信曰本棋院的學生,人人都能解出這些珍瓏棋局來。”
這下子,所有人都聽都是呆立半響,潘老師與盛夏美更是互相間又望了望,心裡都是同一個念頭。
如果蘇懷說的是真的,他們華夏最強棋手洛傑最近苦練古譜《圍棋式》,恐怕也遠遠沒有達到《發陽論》,那這次他們華夏參加世界圍棋擂臺賽,恐怕還是難求一勝啊……
蘇懷說完這話的時,暗中觀察古力,孔傑。
這兩人卻沒像其他人那樣露出絕望,恐慌的表情,反而眼神中閃著不忿不服的神色。
好氣概……這兩小子有點傲骨,值得好好培養。
蘇懷擺完棋局之後,就離開華夏棋院,直接拿著一摞稿件回到了《讀者》雜誌社。
現在段洋父子已經實際掌控住了《讀者》雜誌社,蘇懷直接告訴了他們自己的安排。
“這一期的《天龍八部》,四章連發吧。”
這已經大大超出了之前預想的篇幅,但是此刻《讀者》主要是靠《三國演義》來支撐,其他編輯根本也沒有什麼話語權。
段洋父子雖然覺得蘇懷這個決定有些大膽,卻還是欣然同意。
“那您用什麼筆名?”段洋知道蘇懷最近被教科文組織禁止參加商業活動,這在雜誌上連載小說,必須得用筆名。
“就叫金庸吧。”蘇懷理所當然道。
這是金庸大師的作品,就掛上大師的名字吧。
金庸……好怪的名字啊?段洋父子都覺得這蘇老師筆名都很怪異,遠遠沒有其他作家的什麼“白雲客”,“臥山居士”那麼文雅。
不過蘇懷的決定,他們自然不敢有意見。
這一期《讀者》開始銷售,同時《故事會》,《萌芽》的兩大華夏奇幻故事,《九州縹緲錄》和《爵跡》,可開始了連載。
由於蘇懷無法參與商業活動,所以《天龍八部》的連載,並沒有作什麼大的宣傳。
而另外一方面,《九州縹緲錄》,和《爵跡》則都發動了聲勢極大的宣傳公司,孟大師,與韓敬明頻頻出席各種電視,收音機活動。
而《人民文學報》上也刊登了標題名為“華夏奇幻新力量”的報導,詳細介紹了這兩本華夏奇幻作品的資訊。
對此蘇懷,並不著急,金庸小說與網文不同,向來慢熱,一開始鋪陳極長,並不直接切入最精彩的地方。
赤壁之戰完結之後,《三國演義》也開始步入一個平穩期,《讀者》銷量開始微微下降,這周的銷量為213萬本。
而第一期《天龍八部》連載,得到了3萬1768張“我最愛的連載小說”票數。
雖然不算太高,但是比《三國演義》第一期不到1萬的成績已經好了很多了,對此《讀者》雜誌社內部都很驚喜。
不過相比之下,有孟大師主導的《九州縹緲錄》卻得到了驚人的12萬7312票,而韓敬明的《爵跡》的票數也獲得11萬1787票。
看起來,作為新人的金庸成績雖然不差,但是遠遠還趕不上兩位競爭對手。
這讓《故事會》和《萌芽》的編輯們都鬆了一口氣。
“嘿,還以為蘇懷要親自寫小說呢~沒想到是個他用個筆名來這個武俠啊~誰知道這金庸是蘇懷本人啊~”
“哈,誰叫他被教科文組織封殺了呢?這輩子註定都不能承認這個金庸是他,否則教科文組織,要追加處罰的。”
“不過他文筆不俗啊,寫的非常不錯~”
“我覺得一般,都不知道這主角段譽究竟要做什麼。”
“連個主線劇情都沒有,太不商業了。”
出版界內,眾人都心知肚明這“金庸”是蘇懷本人,可大家都故意不討論,誰也不想給自己扶持一個這麼強大的對手了。
而蘇懷對這個成績基本滿意,他拿到了《人民文學報》看了看上面關於《天龍八步》小說的評論。
說這部小說非常新穎的聲音佔據了大多數。
“真是非常獨特的故事,這武功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哈,比其他老套奇幻有意思多了,我喜歡那個南海鱷神的大剪刀。”
“我一開始看,覺得有些看不懂,但是看到閃電貂劇情那裡,我就覺得有意思了,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