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懷這個荒唐的論點,輕蔑笑著追問道:
“蘇先生,我提醒你,這種重大的軍事戰略問題,可不是你一個文人能隨意編造……”
眾人都望向蘇懷,心裡都是同樣的疑問,蘇懷的聲音清脆而有力回應道。
“華曰戰爭中,我們有且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我們人多,地大……而正是這個優勢,就是我們擊敗你們立足之本,為了證明我的論點正確性,我要進行一場華曰戰爭的推演,題目就叫做‘論持久戰’~”
又是一個新名詞……眾人都是張大了耳朵。
再此之前,蘇懷說了不少《三國演義》中的戰例,但是事實上,所有人清楚。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無論你說他是什麼歷史,那也終究是小說,裡面戰略是真實存在的,是無法考證的。
但是從現在開始起,一切都不同了!
因為蘇懷,開始談論的是,在場所有軍人都無比了解的“二戰”。
這裡的所有人,每一位都曾經無數次的推演過“二戰”各種可能程序,當然也包括了華曰戰爭。
而所有軍事專家推演的結果,其實都差不多……那就是如果沒有俄國與新歐洲的幫助,華夏就會被曰本徹底攻陷……
而蘇懷提出截然相反的論調。
這個推演,就等於在挑戰世界各國的軍事精英,告訴他們,你們都錯了!
就算沒有別人的支援,我們也能贏得這場戰爭!
蘇懷挑戰的不僅僅是曰本軍部,更是在場所有軍事專家。
而如果他在推演中,犯下任何的錯誤,都會被無人放大,被證明他蘇懷是錯的!
第三百九十三章 論持久戰
座位上的高雲,此刻全身都緊張地僵硬無比,因為發現了東鄉大將與松井大佐眼中的笑容……
蘇懷已經步入曰本人的陷阱了,正在做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推演一場絕不可能獲勝的戰役。
他區區一個文人,怎麼可能超越全世界的軍事精英的判斷呢!?
在座的其他軍官們,同樣也是這個想法,伽利略與潘興都是微微皺眉,心想,完了……這個蘇懷上曰本人的當了。
臺上的蘇懷卻是從容不怕,拿出了準備好的地圖,在幻燈片上放出,開始講解“論持久戰”道:
“曰本入侵華夏,雖然前期勢如破竹,可卻打到後面,就會因為後勤補給線拉長,國內資源,兵源跟不上。
第一階段,你們曰軍企圖是攻佔廣川、江城、蘭川三點,並把三點聯絡起來。”
蘇懷邊說,邊指著地圖上的位置,東鄉大將卻是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目光望向了高雲那邊。
蘇懷說的就是華曰戰爭中,曾經發生的事情而已,看來這又是高雲這位華夏參謀官給蘇懷準備的資料。
華夏參謀部還真是看重這次的軍事小說競賽嘛,準備的如此周全。
可接下來蘇懷在臺上的推演,卻是讓在場所有的曰本軍官都微微張開了嘴巴。
“你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至少出五十個師團,約一百五十萬兵員,時間一年半至兩年,用費將在一百萬萬日元以上。
你們如此深入,其困難是非常之大的,其後果將不堪設想。主要目的是想佔領粵漢鐵路和西蘭公路,所以經歷非常殘酷三場戰役。
你們日軍雖然獲勝,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為了保持後勤的運轉,你們必須保持重兵在鐵路沿線,否則只需要簡單的破壞,你們後勤就會癱瘓。
這時,我軍的作戰計劃,把你們這三個運輸線聯絡作為一種基礎,部署持久戰。
這一階段我軍敵後部隊,將化整為零,所採取的戰爭形式,主要的是運動戰,而以游擊戰和陣地戰輔助之,正面戰場血戰抵抗。
此階段中,華夏正面戰場雖有頗大的損失,但是同時卻可以穩定住陣腳。
而你們曰軍方面,士氣會隨著戰局展開,開始表現頹靡,敵人陸軍進攻的銳氣,此階段的中期已不如初期,末期將更不如初期。
你們將面臨財政和經濟已開始表現其竭蹶狀態,人民和士兵的厭戰情緒已開始發生,各軍團的內部已開始表現其“戰爭的煩悶”,生長著對於戰爭前途的悲觀……”
隨著蘇懷的講解推演,大地圖上的曰本兵力分散,陷入僵局,那些曰本年輕的軍官們只是露出不時驚訝的神情,可松井大佐,與東鄉大將這些高階將領,神色卻越來越凝重了。
雖然蘇懷推演到現在,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