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2/4 頁)
出這麼一件來啊,蘇老師你給我那些絲綢製作工藝技法書,真是太令人吃驚了。”
蘇懷心裡暗道,最終能把這件‘絲大金織金袞龍暗骨朵雲袍’做這麼輕,確實也極為出乎他意料之外。
想當年中國1972年,在馬王堆中出土了一件素紗禪衣,長128米,袖長19米的衣服,只有49克,只是一盒小熊餅乾的重量。
當時,所有專家都大吃一驚,中國幾家最先進的幾家紡織廠都做不出來,最後委託南京雲錦研究複製,精心做出來的第一件複製品,沒想到重量卻超過了80克。
仔細研究之後,專家們才找到了答案,原來因為經過千年的絲綢製作,蠶已經進化得體態過於肥胖,吐出的絲都要古代粗重,織出的衣物自然要重得多了。
後來,中國絲綢專家鍥而不捨地衝餵養蠶開始,控制蠶的大小,挑選品種,最後竟然花了整整13年的時間,歷盡艱辛,才製作出一件495克模擬品。
而這個時空,經歷了大災難,蠶的品種都是自然採集,可以分分鐘製作出來一件49克的素紗禪衣。
這也導致了這件絲綢質地的“絲大金織金袞龍暗骨朵雲袍”異常得輕。
蘇懷心裡無比的自豪。
其實蠶雖然人人都可以養,桑樹人人都可以種,可這個時空的人並不知道,只有中國水土,才能培育出絲質堅韌細膩至極的蠶絲來,波斯人竊取過絲綢技術,在中東製作出來的蠶絲卻極為粗糙,根本無法穿在身上,只能做為地毯。
絲綢之所以是中國的,不僅僅因為是技術,而是因為只有華夏大地才能孕育出最頂級的絲綢來!
第二百六十九章 抽絲剝繭
摸著眼前的那件“絲大金織金袞龍暗骨朵雲袍”,所有朝鮮歷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們,每個人都張大了嘴巴,難以相信眼前的事實。
這絲綢已經失傳幾百年,沒有任何成品留下來,在工業時代之後,曰本與朝鮮無數的紡織專家,苦心研究都無法探究其中的秘密,大概公認都是某種蜘蛛絲製作的。
但是,無論是曰本還是朝鮮,雖然都宣稱自己是這傳說中比黃金更貴的寶物的發明國,最終制作出來的蜘蛛絲綢作成的衣服韌性非常低,很容易破損,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再加上現代人工紡織纖維發展,現代人都相信古代的絲綢絕趕不上現代的仿製品,也沒有人花力氣研究這個視力不討好的絲綢了。
但是絲綢,確是有一種象徵意義的東西,是與瓷器,茶葉一樣,東方文明代表!
現在,華夏人竟然製作出來的真正的絲綢!?而且是如此之輕……同樣是皇袍,這件“絲大金織金袞龍暗骨朵雲袍”竟然連他們那件朝鮮皇帝袍十分之一的重量都沒有……
這……這……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眾多專家們,只覺得天旋地轉,腦中所有根深蒂固的觀念,都背眼前的這件龍袍徹底的打翻。
比起他們所謂的蛛絲絲綢,這件“絲大金織金袞龍暗骨朵雲袍”更是精美細膩,簡直勝他們百倍。
其中一位專攻古代服裝老研究員,激動瞳孔連連顫抖,眼淚都要流下來了,連連道:
“這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太美了太美了……原來真正的絲綢是這樣的。”
流傳千年的東方文明至寶,再度現世,這讓這位研究這個領域的科研人員,只感覺腦子都要爆炸了,東方的傳世之寶!遠遠比他們想象中更美,更加驚豔!
世界上任何的仿製品,都無法在做到這麼精美複雜的結構圖案之下,還能保持如此輕的重量!
所有人摸到這件龍袍的朝鮮專家們,心裡都是同一個問題。
這到底是什麼絲做出來的!??
“是用蠶絲做出來的。”蘇懷看著朝鮮歷史研究所的老專家們都用詢問的目光望向他,這才微笑解釋道:“我們是在蠶吐絲結繭之後,用蠶繭採絲做出來的。”
現在當眾公佈,等於宣佈了華夏擁有蠶絲絲綢的專利權,也不怕有人再竊取他們的機密了。
“蠶繭……蠶繭的絲怎麼能做成這樣的材料!?”那名朝鮮專家顫抖地問道。
現場觀眾們,更是站起來瞪大著眼睛,蠶繭他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什麼是蠶繭啊?”
“不知道啊,蠶是什麼玩意我都沒聽過。”
“好像是一種昆蟲吧?”
“昆蟲,蜘蛛一樣吐的絲網嗎?”
“我只知道是韓藥的一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