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一塊鬼斧神工鍛造的壁面,上面刻著幾行漢字,四周盤旋著四條龍,雖不認得其中內容,還依稀知道是中國的水神。
此刻,他對耶穌徹底絕望。口中唸叨:“我最忠誠的主啊!阿門!我對不起你,為了活命,我只有背叛信仰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章節一 關於未來的許願(2)
俯下身體,向牆壁鞠上三個躬,就這些簡單的利益,他也是從書上看的,中國的龍都是具有靈力很強的神物。
傳教士望著牆壁上那四條靈動的龍,永遠透出一股讓人無法靠近的冰冷氣息的眼眸,放射出數道白光,過了幾秒後,白光慢慢散開,籠罩整個天空,合而唯一,組合一條白色的龍。在空中不停翻騰。
傳道士只在神話小說、民間聽說過龍的故事,沒想到東方真有龍的存在,還沒緩過神,剛剛盛夏的烈日早已不知去向,已化作烏雲密佈。
這是傳教士第一次祈求中國的神,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天上那片烏雲過後,朦朧的霧氣,顛覆整個豔陽天,大雨傾盆,他早已喝了個夠。他暫時不打算離開這裡,但是沒有地方可去,放棄了傳教的夢想,在溪邊徘徊。
再後來,聽人講,經龍王指點,他投奔了大清皇帝,參與設計修建,世上最豪華的宮殿——圓明園!
小溪,龍……一個接一個懸念的畫面,在孤獨依楓腦海不斷閃過,真的有龍嗎?他有些疑惑,他要離開這個地方了,最掛念的還是唯一疼他的奶奶,他並不舍求什麼,在想真有龍神的話,他就祈求龍神保護奶奶身體能夠健康。
記得小時候,很小很小,當然如今已經18歲了,大約是3、4歲的時候,萌芽的開始,大腦就永生寄存了和奶奶生活的點點滴滴。奶奶的絲絲銀髮,幫他縫、補、洗、刷的每一次,風裡,雨裡求學,不管多苦,多累,奶奶都在細心的呵護著他成長。為了給他籌集學費,奶奶每年四季,都在山上採集藥材,或者喂些家畜,僅靠此微薄的收入來供養他上學,奶奶挺直的身板,過早的彎曲,絲絲銀髮早已爬滿了兩鬢。
記憶中,最冷漠的是父母,出生以來,都是奶奶照顧自己的生活,很少得到父母關心,是啊,他對父母也有幾分的冷漠,上小學的時候,經常會因為交不起學費,被老師拒之門外,是奶奶,白髮蒼蒼的奶奶,拉著他的小手,從鄰居開始,挨家挨戶借錢,10元、20元……
記憶中很少超過20元的,看著奶奶每次借錢臉上都會多添一道皺紋,他的心感覺就像被一根根冰針刺入,很冷,也很冰,如果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話,那麼,這麼多年,他心裡結的寒冰,這一生都很難融化。
100多元的學費,借了十多家才湊齊,為了還錢,奶奶付出了更沉重的代價,無論吃多大的苦,奶奶從沒在他面前表現過。勉強支撐小學上完,等升入初中的時候,學費越來越高,奶奶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他也漸漸感覺到,自己可能初中也念不完了,初一後半學期,在自己倔強下,輟學回家了,一頭牛,兩頭羊,是他生活的全部。
在別人看來,一個十一歲的男孩,應該在學校裡讀書,和牛羊打交道,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前途的,對啊,這個道理誰都明白,面對這樣的境況,不和牛羊打交道,還能做什麼?其實,孤獨依楓並不孤獨,閒暇之餘,他重溫功課,不知什麼時候,迷上了詩詞,也許是上天所賜的天份,偶然興致蓬髮,也能來幾首,山上的石頭,家門口的石頭,全成了他的詩句,平時穿的衣服,是奶奶找別人穿過的,縫縫補補再給他穿。
四書五經、陰陽五行,傳統中國文化,他已經相當熟悉了。如今已成年,雖然家鄉沒什麼留戀的,可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奶奶,孤獨依楓滿懷愁緒的守著和溪水的那點默契,他每次到這裡,赤腳泡進水裡,他的心像溪水一樣透徹,透心冰涼,從足底穿透心房。不知盪漾去了多少煩惱,那一縷縷倒影的月光,那一滴滴晶瑩的水珠,還有溪邊爭豔的*,讓他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靜靜享受著獨自的空間,不只不覺中心裡特別舒暢,臉上露出了微笑。
“呵呵”他在自笑,今天是八月十五,月圓夜,月中真有嫦娥仙子嗎?只在書上看到一些故事,民間聽到一些傳說,嫦娥和后羿的生死戀,凡人為何要在茫茫人海尋找靈魂唯一之伴侶,自己的唯一伴侶,究竟又在何處呢?
神仙如此,何況人呢?
章節一 關於未來的許願(3)
黑暗與光明,是與非,此與彼,罪與榮耀……都是彼此依存相襯的關係,密不可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