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平時我拿貨只給他們打一張入庫單就行,每個月結兩次款。為了不讓所有的供貨商都同時來找我結款,我特意把供貨商分成兩批:一批8號和25號結款,另一批12號和29號結款。
這就是所謂的拆東牆補西牆。
在我沒日沒夜的努力下,我們的銷量上升較快。到本月,我們的月銷量已經達到了近五萬元。
資金的瓶頸再次顯現出來。
原來我把我的供貨商分成兩批,每批結款的時間不一樣,我認為這樣就可以實現始終用一批供貨商的錢來進行週轉的目標。
但實際操作卻沒這麼容易,比如有時為了做成一筆生意,我不得不答應客戶拖延貨款的要求;另外,不是所有的供貨商都願意賒貨給我。有的時候,我會用現金去購買材料,然後賒給客戶。這樣一來,我的銷量越大,對資金的需求就越多。
好幾次,供貨商拿著我的入庫單來找我結款,我卻沒錢付給他們。供貨商對我的信任本來就很脆弱,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再也不肯賒貨給我了。
2007年1月10日星期三陰
中午,七八個供貨商擠在我們的那間小辦公室裡,唧唧喳喳吵著向我要錢。
我實在是拿不出錢來,全身上下蒐集起來不到20塊錢。
弟弟也沒錢,我低聲下氣地跟我的供貨商們解釋,希望他們寬限幾天,一旦貨款到了,我親自給他們送去。
有一個供貨商遞過來一張入庫單,說只有80塊錢,上次來的時候沒有付給他,這次可一定得付。
我說下次來一起結,今天確實沒錢。
那人就火了,說:“80塊錢都付不出來,做個毛生意啊?”
其他人也都附和起來,不滿和氣憤開始升溫,竟然有人嘀咕,說我是個騙子。
“煽動”這個詞,我在那一刻開始體會到它的威力。
有人說我是個騙子,然後其他人就努力回憶我以前的種種不妥的地方,然後就真的認為我是騙子,一下就起鬨起來。
有性子急的,為了保證自己不受損失,開始看我辦公室裡有沒有值錢的東西。
弟弟是幫人修電腦的,辦公室裡有三臺待修的電腦,轉瞬之間,這些電腦被人抱了個精光。
有的人我可能只欠他兩三百塊錢,也毫不手軟地把電腦抱走了;有的供應商我欠他的錢較多,可能什麼也沒拿到。場面十分混亂,我努力保持清醒的頭腦,記住哪些人拿了我的東西。
弟弟報了警,等警察趕來時,辦公室已被洗劫一空,剩下的,就是那些還沒收到錢的人,他們糾纏著我不放。
警察瞭解了事情的經過,說這是經濟糾紛,又沒出什麼大的亂子。說完就走了。
我給剩下的那些要錢的人表態說,給我三天時間,我把錢湊齊了給他們送過去。
他們也沒辦法,總不能為這點兒錢把我打一頓吧?那樣他們仍然拿不到錢。
供貨商走了,我和弟弟坐在辦公室,相對無言。
電腦是弟弟的客戶的,現在被人抱走了,我該怎麼辦?
我相信這個社會還是善良人居多,只要我及時把錢還給他們,他們是會把電腦還給我們的。
我們算了一下,要把貨款付完,得兩萬多塊錢。我給客戶們打了電話,能在近兩天收回來的錢只有一萬多塊錢,還差一萬多。
我仔細想了想能借的地方,似乎沒有。
我這幾年和以前的朋友們幾乎斷絕了往來,突然找他們借錢是不現實的,更何況,就是在我住院的時候也沒想過要找他們借錢。
弟弟的那些朋友呢?自從我住院他去借錢後,他落下了一個不耿直的名聲,也不好借了。
生意上有往來的朋友更是不用想。
我突然想到了借高利貸。
我岳母的朋友姜姓女人,也就是賣平安保險的那個女人,她在幫別人往外放高利貸,我曾偶然聽岳母講過。
想到高利貸,我心裡激靈了一下,好像又回到了舊社會。
我給姜姓女人打了個電話,說最近生意上資金有點兒吃緊,想請她幫忙借點兒帶利息的錢。
她問我要多少,我說兩萬。
姜姓女人一口拒絕,她不放心我。
是啊,一個連三千多塊保費都拿不出來的人,要借兩萬,誰會相信?我想請岳母給姜姓女人說說,但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2007年1月13日星期六陰
早上,我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