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母親說:“剛剛你媳婦還給我打了電話。”
我心裡又一緊,問:“她說什麼啦?”
母親說:“沒說啥子,就要我們好生照顧身體,等條件改善了,接我們到你們那裡耍。”
我鬆了口氣。
母親在電話裡開心地說著,我彷彿看見了母親那兩顆鬆動的門牙在搖晃。
“你媳婦有孝心,是個好女人,要對人家好。”母親在電話的另一端叮囑,我在這一端沉默。
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晴
門市的位置已經物色好了。一個月3500元的租金,一次繳納三個月的房租和相當於一個月房租的押金。
這和我們之前預想的差不多,但我們連繳納租金的錢都沒有。
應收款收得不大好。客戶的回款都有一定的計劃和週期,不可能我想什麼時候要錢,客戶就什麼時候給。
弟弟嘗試著找以前他幫忙修電腦的那些朋友借。但那一次我生病住院,弟弟借錢後沒能及時歸還,信譽度降低了,大家都找藉口推脫。
人就是這樣,信譽的建立需要經過很多事情,而毀掉信譽則只需要一件事。
我突然想找我的那些朋友借錢。
在前幾年身處絕境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找朋友借錢。即使我生病住院,也羞於向朋友開口,寧可讓弟弟出面去借錢。
但現在我卻有向朋友借錢的衝動。雖然我仍然窮著,但似乎有了向朋友開口的底氣。
這裡面肯定有什麼不同。
想了想,這份底氣來自錢的用途。我借錢是用來做生意的,說好聽點,借錢用來發展事業。
發展事業可恥嗎?不可恥,所以借錢也不可恥。
相反,找人借錢還帶有些炫耀的意思:喏,我在發展事業,需要流動資金。任何做生意的人都需要流動資金,所以我借錢是光榮的。
而以前借錢呢,用途是維繫生活。靠借錢來維繫生活自然是不光彩的,所以我連生病住院都不願意找朋友借錢。
同樣是借錢,裡面竟然還有這麼大的名堂,以前可沒想過這些。
梳理了一下我的朋友們,就眼前來說,我和張鵬關係最好。
我向他借錢嗎?我搖搖頭。儘管現在聯絡上了,但中間總是隔了一層什麼,或許就是地位差異吧。
不準確地講,就叫圈子已經不一樣了。
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