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有當交換物等值時,彼此才會生交換關係。擁有高價值交換物地人會自然形成一個關係密切的階層,擁有低價值交換物的人也同樣會自然形成一個關係密切的階層。長期擁有低價值交換物的人,跟長期擁有高價值交換物的人很難成為朋友因為彼此沒有利益基礎,這個基礎就是:等值交換物。
誰也不願意用一個高價值的物與一個低價值的物交換。所以,窮人沒有富朋友,富人沒有窮朋友。
這一點。無論是現實中還是遊戲裡,都一樣。遊戲裡地那些高手,只會跟高手接觸,心中也願意和高手接觸,即使是敵人,打敗對方,至少能給自己帶來精神上的快感。很難想象,一個絕世高手會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成為朋友,當初靜琳還是峨嵋派第一高手的時候,只是覺得方傑有趣才和他關係密切了一點。但心中並未像現在這樣將方傑當成了一個可靠的朋友。
而且方傑也十分清楚,即使是現在,恐怕靜琳和殘劍也只是覺得方傑是一隻“潛力股”,才會跟隨他,若是自己長期毫無用處,長期價值過低,恐怕這些人也會漸漸離心,隨手拋掉這隻被他們看錯的“垃圾股”,當然,從本質上來說。方傑看待這兩人,也同樣是這麼想的。
所以,方傑意識到,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價值。才能長期穩固地維繫朋友之間的關係,而且,價值越高,以後的朋友肯定也會越多,而朋友越多,代表著可以不斷地交換各種需求,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地目的。
“助人而後得人助……但先自己得有幫助他人的能力和資格……”念及此處,方傑忽然想起了藥罐。那人就是典型中的典型。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不僅快衝起來了技能,而且還結交了無數的朋友,方傑甚至敢肯定,各派頂尖高手肯定都跟他有過交集,若是藥罐振臂一呼,恐怕天下就要大亂了。
“交往就是交換。一個人如果沒有可與他人交換的物,他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這樣的人當然沒有朋友。”繼續深化下去後,方傑心中微微有些得意:“有朋友的人,就是有價值地人,看來我還沒到一無是處的地步……”
想到這裡,方傑心中還是隱隱有些不安,仔細一推敲,明白過來了,或許是因為這種人際利用論過於直白和**裸,讓他覺得自己有點陰謀論的感覺,畢竟沒有人不很反感被別人利用,覺得被人利用似乎是莫大的恥辱。
可轉念一想,方傑心安理得地笑了笑,其實,能夠被人利用是值得驕傲地資本。被別人利用,說明有可利用的價值,沒有價值的人才不會被他人利用。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是可悲的。有利用價值的人比沒有利益價值的人強一百倍甚至一萬倍!
所謂的“互惠互利”或“互相幫助”,其實就是在提倡相互利用,人地價值只有透過被他人利用才能體現出來,沒有利用價值地人沒有朋友,有利用價值的人才有朋友。所以,越是富貴地人朋友越多,越是貧窮的人朋友越少。
當然,很多人認為:沒有謀取利益動機的朋友才是真心的朋友,甚至才算是朋友。
不過這在方傑看來,是一種很天真、很幼稚的觀點。世界上沒有不為謀取利益而交往的朋友,互相利用是友誼的基礎,其實根本不必在意他人有利用你的意圖,只要他沒有害人之心,那麼他就不是你的敵人,只要他以不傷害你的方式與你交換利益,那麼他的這種企圖心就是真心的他是真心與你交換利益。
如果要求他人對你無私奉獻一切,並以此作為對方是否是真心朋友的標準,這不僅別人做不到,而且連你自己也做不到。這種單方面的要求不僅是荒唐的,而且也是不道德的。要求別人無私的人,往往自己是最自私地人。最孤獨的人也是最自私的人,自私地人找不到朋友是理所當然的。
“我還是過於自私了……”想到自己數來數去就那麼幾個朋友,經過反思後的方傑自嘲地笑了笑。不過轉念一想,就憑自己目前這點實力,就算想多結交一些朋友,也無能為力,畢竟沒什麼利用價值,總不能老是靠著弄一些謎題來與人交換吧?
一想到這一點,方傑不由得一怔,暗道從邏輯上說。別說結交其他朋友,就說現在的這幾位都很難維繫下去,可偏偏這幾人知道他是武學廢材後,又都說要幫他,這就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仔細一想,方傑第一個將靜琳排除掉了,畢竟目前來看,他的價值顯然要比已經武功倒退半年的靜琳價值高,靜琳跟著他只有好處,沒啥壞處。所以從單方面來講,只要他願意,兩人的朋友關係可以正常維繫下去。
而殘劍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