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頁)
時,右腳向左圈採而出,順勢成弓箭步站定。右拳夾雜著十二成功力向前連環直擊而出。
只聽“砰”地一聲悶響。梁還未落地,便又中了一拳,而這一拳聲勢極猛,不僅直接轟在了梁的腦袋上,而且竟然將其打得臨空橫飛了數丈,最後嘭地一聲巨響撞倒了一面牆後,梁的身體才落在地上蕩起了一陣灰土,半天沒了動靜。(君看到這一幕。正衝上前的靜琳和一旁觀戰的華山派弟子全都傻眼了,誰也沒想到血刀門的方傑竟然如此生猛,在瞬間秒殺了3oo多級的梁!
這其中真正的厲害之處。(本書由)並不是那大巧若拙的拳法,而是反應能力、武功地銜接和招式地選用上。
幾乎每個玩家都掌握了幾門甚至十幾門武功,每門武功又有許多的普通招式和絕招,不同的武功,不同的招式,其攻擊的方位不同,出手的順序不同,擊打的效果不同。造成的傷害不同。
由於招式和絕招非常多。而且功用效果也都不盡相同,所以打鬥地時候。具體用什麼招式,什麼時候用,不同武功的招式之間怎麼銜接,相同武功裡的不同招式又怎麼銜接,是一件非常複雜、非常考驗現場反應能力地事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幾十上百種招式摸個透徹,並且在戰鬥中靈活運用的。
剛才方傑那一招,僅僅只是太祖長拳裡的第六式弓步衝打,在出招前,先是扔出了那柄血刀,讓半空中來不及閃避的梁失去了身體平衡,而方傑早已料到會有此結果,立即衝上使出了弓步衝打。
這一招其實是兩拳,第一拳只是左手化掌不帶任何內力的拍擊,目的是為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如果可能的話,利用逍遙神仙環對其造成嚴重地外傷效果,而真正地殺招是在第二拳,第一拳打出的同時弓步上前,然後利用慣性,右拳蘊含著十二成內力地轟擊,這一拳,才是弓步衝打招式名的來歷。
如果方傑沒有用這一招,而是選用了其他的招式,比如第五式進步衝捶,同樣是弓步上前,但擊出的方式卻是雙掌齊出,雖然攻擊力要弓步衝打高出許多,但最多也就把梁的手臂打斷,如果用第四式魁星踢鬥,別說秒殺,就連擊中對方都不太可能。x君x子x堂xxx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般人看到方傑這一招把梁給秒了,只以為方傑的拳法厲害或武功高,可內行人一看便知,這一招是方傑在瞬間內精挑細選出來的招式,而且在攻擊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為敵人設下了死亡陷阱,最後一舉建功!
當然,除了對招式上的運用之外,能取得這種秒殺的效果,也包含了其他的一些外力因素,比如逍遙神仙環的5oo點攻擊力,2o5點總臂力,以及4oo級的基本拳腳和太祖長拳。
這些外力優勢,特別是武功技能等級,短期來看有時候可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但長遠來看,特別是到遊戲中後期,所有人的武功都到達大宗師境界時,就幾乎沒什麼作用了,關鍵的,還是看臨場揮時的招式運用技巧。
將梁擊殺的整個過程看似漫長,其實就是三、五秒之內生的事,眼下留給方傑兩人殺人的時間,還有五十秒,招呼了靜琳一聲後,方傑立即轉身殺向了離他最近的一名華山派玩家。
見方傑殺了過來,那名玩家中毒之後移動之下,立即將內力提升至十二成揮劍招架,而方傑看他手中拿的是一柄寶劍,也拿出了一柄柴刀劈砍,可當柴刀劈到一半的時候,卻又猛然一收,朝左邊一名玩家劈去。
揮劍格擋的那人不由得一愣,暗罵方傑實在太齷齪了。居然不跟他硬拼,害他這一架白白浪費掉12%地內力,正暗罵不已的時候。卻見方傑再次揮刀砍了過來,那人連忙又提起了十二成功力招架,然而方傑再次收刀,又往右邊的一名玩家劈去。
當方傑第三次劈過來地時候,那人學聰明瞭,只提升了六成內力招架,而方傑再次收刀,不過這次卻是將柴刀收進了乾坤戒,趁對方以為他要擊向其他人的時候。雙手化掌。向對方的下陰雙抄而上。
那人哪裡想到方傑居然敢空手攻來,而且還是攻他的下盤要害,由於先前三刀都是從上面攻來,那人手中的寶劍一直習慣性的架在腦袋上,此時再向下揮劍格擋卻是為時已晚,長劍剛剛往下揮到一半時,便感到下陰傳來一陣劇痛,當即被方傑擊中要害秒殺掉了。
殺掉一人後。方傑動作並未停留,趁那人的屍體向下軟倒之時,左手點了一下屍體的面門。收起人皮面具的同時也將無主之物收進了乾坤戒,而右手又已經換上了一把柴刀,腳下斜裡往左邊邁出一大步,直劈左邊那名玩家地腦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