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阿米爾輝笑著點頭。
迪克西特狡黠一笑,“嗯,不過,我想那隻猴子應該是他從印度這裡帶走的吧?”
“在西遊記的故事裡,是說孫大聖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阿米爾輝被她一說,也有些疑惑起來,《西遊記》的創意基礎追溯起來,是建立在《大唐西域記》上,那麼,孫悟空的靈感會不會來自印度傳說呢?
而神猴哈努曼的故事見於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神猴哈奴曼是主人公之一,其成書時間大約不會早於公元前300年。大致是說一隻頑劣的猴子被天神感化,成為羅摩王子的軍師,在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哈奴曼不僅在印度家喻戶曉,而且在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心中亦敬他為英雄。
和孫悟空的故事的確很像。
而形貌上,相傳,哈奴曼可飛騰於空中,其面容和身軀可隨意變化,能移山倒海。又說,哈奴曼面如紅寶石,毛色金黃,身軀高大,尾奇長,吼聲如雷,力大無比,可移動山嶽,可捕捉行雲。
阿米爾輝眼裡掠過一絲訝然,印度只有口述歷史而缺乏文字記載,這就形成了印度文化的兩大特色:一是這裡喜歡用神話傳說來解釋歷史;二是因為宗教太多,加上地域的不同,所流傳的版本也不一樣,即使同一件事,給歷史學家的考據帶來了難以給出標準結論,最終通常都是“差不多啦”。
路上阿米爾玉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旁聽者,阿米爾輝則是一萬個為什麼,迪克西特的角色就成為了解答專家。“本姑涼,我告訴你吧。。。”
別看她年紀不大,一件事自己不用正面解答,而是給阿米爾輝講一個恰當的神話故事做答案;而當阿米爾輝對這神話本身提出疑問時,迪克西特便會講起另一個神話來解釋,支撐她的講解。
這對從小長在印度,卻學習中方文化的阿米爾輝學習良多。似乎世事萬物都對應著一個或多個神話故事,而這個國度的真諦就掩藏在這些恆河砂礫一樣多的神話傳說中,依稀可見而又朦朧婉約!
阿米爾輝笑容溫潤儒雅:“真是奇妙。”
迪克西特面色雀躍,走到鎮上後,走路都是跳跳轉轉,在彩裙下就像一朵小彩旗,“我有一隻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
我手裡拿著小皮鞭我心裡正得意,不知怎麼嘩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話音剛剛落下,阿米爾玉就來扶。
迪克西特只是那微微一笑,就不知又有多少人為她傾倒。兩片薄薄的嘴唇在笑,長長的眼睛在笑,眼上的睫毛也在笑。她那聰明的杏仁眼,那嬰兒般嬌嫩、雪花般皙白而白裡透紅的膚兒,那時而穩重端莊的氣質,再調皮的人見了她都會小心翼翼。猶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就算閉上雙眼,也可以聞得到她身上散發出的那一縷縷甜香,也可以聽得到她那**蕩魄的柔語。
阿米爾輝:“。。。我有一頭小肥豬,它從來不認輸!”
阿米爾玉接茬:“我有一天心血來潮,和它比忍術,我手裡拿著小皮鞭,還使出分身術!”
阿米爾玉腳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阿米爾輝伸手去扶,正要接觸阿米爾玉身體之際,猛然醒悟。及時收回了手,任憑阿米爾玉摔倒在地,阿米爾輝機智的笑了······
阿米爾玉很生氣:“你為什麼不扶我一把?”阿米爾輝笑道:“網站不讓碰啊!”
“。。。*¥%……”
三人齊:“不知怎麼嘩啦啦啦~輸給這頭豬。”
。。。
阿米爾輝把這次出行,當做一次放鬆心情地旅行。
三人決定在市中心逛。
不過逛歸逛,光用腿走到市區,可得走到天黑。沒有代步工具是不行的。
印度車伕出了名的難纏,討價還價會讓你頭痛,阿米爾輝沒興趣和他們扯皮。也沒興趣坐嚇死人的公交車。
所以阿米爾輝決定搭車去。
“先生小姐,你們要搬行李嗎?”來到鎮裡的停車站點,一群套著頭衫外罩著紅馬甲的力夫便蜂擁上來,想要拉生意。他們是替人搬執行李的,紅馬甲就是他們的“制服”了!
想必在網上看過阿三哥開掛圖的人,都不會對他們搬運的方式感到陌生。
39【差不多啦】
是的。
他們的搬運方式不是和我們一樣用手提,而是用頭頂,手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扶持。有的人頭頂上可以一摞頂著三四個大行李箱,這可不是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