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外賣湊合了一下,然後開啟電腦一直打遊戲,頗有一種回到了大二時候的感覺。
約到了晚上十點多,正在打遊戲的方澤接到了林雲的電話。
“你人還在帝都吧。”
“在呢,最近很長一段時間都應該在帝都,怎麼了?”
“你給我的那批資料。”林雲說話的語氣裡透漏著疲憊,看樣子應該是好幾天沒有好好休息過了,“雖然只是驗證了一部分,但是依此可以判斷出所有的資料應該全部是真實的。”
“所以你要給我付報酬了嗎?”一聽到錢,方澤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之前靠給別人做翻譯掙的一點錢,這段時間基本上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所以再來有一筆外快入賬的話,方澤又可以逍遙了。
而且這筆外快方澤雖然不知道自己最後能拿到多少,但是最少都是以億為單位的。
瞬間暴富。
“暫時還不能。”林雲的下一句話立刻讓方澤失望了。
“那你打電話過來幹嗎。”瞬間暴富的美夢破碎的方澤語氣裡對林雲表打了極其強烈的抗議。
“說錯了。”林雲用疲憊的聲音說道,“準確的來說是隻能先付一部分。”
“是你們研究院的資金不足嗎?”方澤有點好奇的問。
按理來說這種研究院背後站著的是國家,缺什麼都不會缺錢。畢竟當年咱們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各種燒錢的研究也是一個接一個的立項。
在這一點上國家還是看的很長遠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軍事上的專案,從立項到研製成功,見到成果,可以實戰,最少需要一二十年的時間。
這樣我們就會發現,當人均gdp歷史曲線在西部人民還在吃草的時候,我們現在為之驕傲的殲二十就已經立項了。
在我們大部分的人連茶葉蛋都吃不起的時候,現在看到的大部分航空成果也已經立項了。
這些專案在現在看來,當然是給蒸蒸日上的經濟錦上添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這樣的經濟體系應該擁有這樣的科技實力。
但是在當年國家還窮困萬分,外匯都要一筆一筆的算著花的時候,這些立項可都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在未來規劃這一點上,政府的眼光還是相當不錯的,即便有些非軍事上的專案,一旦確定未來是我們需要的,那麼花多少錢都要辦起來。
比如如今我們引以為傲的高鐵。在當年開工的時候,我們國家的人均gdp還和菲律賓一個檔次,所以這項工程被當時的一部分知識分子批評為面子工程。
但是現在看來,就變成了活生生的打臉教材。
所以方澤研究院的資金不足,方澤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不是。”林雲答道,“研究院的資金怎麼可能不足。是因為要對資料來源進行保密,所以我和研究院的其他人,我父親商量了一下,決定將你這拿來的這些資料,一部分偽造成我們自己早年立項的成果,一部分偽造成從國外秘密渠道購買來的,所以我們每偽造出一份專案,才能給你打一份的錢。”
“臥槽,林姐我都坐好被關到實驗室裡解刨的準備了沒想到你這麼給力。不過你真的能隱瞞住嗎?”
“你要是願意我可以把你關到實驗室裡做人類實驗。”林雲開了句玩笑,然後接著說道,“上面的好奇心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大,畢竟我們不是美國,不需要搞清楚地球上所有的秘密。只要你拿來的東西對我們有幫助,那麼我們就會尊重你的任何決定。”
“這樣啊。”方澤放心的點頭答應了。
想想也對。
林雲既然把東西方方澤這裡拿走,那麼相關的保密工作其實已經做好了。只要林雲不說,林父願意在這件事情上支援林雲,而方澤拿出的東西沒有觸犯到國家利益,那麼資料的來源暫時沒有人會深查的。
科研專案向來不是國內較大的政治勢力感興趣的方向,即便眼紅林雲因為方澤資料獲得的巨大功勞,也要考慮清楚,千辛萬苦撕破臉破搞清楚的資料來源,還能不能為他們也提供這樣一份資料讓他們換取政績。
只要方澤在短時間內不繼續向林雲提供資料,那麼實際上這次的資料交易就會被確認成一份一次性的買賣,別人就沒有必要為了這件事情去得罪林家。
就好比有人隨手買了一張彩票中了五百萬,別人第一時間想的是我能不能想辦法和這個人分一分這五百萬,而不是查清楚這個人是從哪裡買的彩票,我也去買一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