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個小孩玩著炮仗,不過,這些面孔,秦川就不是很熟悉了,甚至都叫不出來哪個小孩是哪家的,高中開始,秦川就離開了龍池村,去了縣城,而上大學後,就走的更遠了,一年也難得回來幾次,龍池村,對他來說,既熟悉,而有陌生。
對於龍池村的記憶,更多的還是在兒時。
秦川家很好認,進村不遠,大路邊一個尋常的農家小院,磚瓦房,門口兩棵高大的桉樹,旁邊還立著一個大石包。
屋頂上的積雪融化,化成淅淅瀝瀝的雨水,將院子沖刷得乾乾淨淨,還沒走進院子,裡面就傳來了一陣講話聲。
“誰在咱家?”
秦川有些詫異,媽和妹妹的都出來了,家裡應該就老爸一人才對。
王珍搖了搖頭,道,“還不都怪你爹,眼看就要過年了,還惹些事情回來。”
“我爸怎麼了?”秦川聞言,疑惑的看向王珍。
秦詩語在旁邊捂嘴笑了,“爸不是老寒腿麼,前些日子疼的厲害去鎮上撿藥,結果撿個傻子回來了。”
“傻子?”秦川聽了,更加錯愕了,完全搞不懂秦詩語在說什麼。
這時,王珍也笑了,“你也不是不知道,你爹這人,迷信得緊,去鎮上撿藥,遇上黃半仙,黃半仙拉著他,給他算了一卦,說他腿疼是犯了神,得找個乾兒子過繼,讓他去鎮上那顆黃桷樹下守著,第一個從他面前經過的,就收了當乾兒子,結果,這不,唉……”
秦川聽了,臉皮抖了抖,王珍雖然沒把話說完,但結合著秦詩語先前的話,他也能弄個大概清楚了,不用多說,老爹肯定是撿了個傻子回來當乾兒子了。
老爹還真夠折騰的!秦川心中暗暗搖頭。
秦川的父親,名叫秦仲凱,是個地地道道,老實巴交的農民,小時候家裡兄弟多,又是老大,照顧著弟弟妹妹,沒讀過幾天書,受秦川奶奶的影響,平時生些小病小災的,都不願去看醫生,而是選擇搞些求神拜佛的事。
不過,父親雖然迷信,但還算不上執迷,應該還不至於隨隨便便相信一個神棍的話才對。
踏進院子,秦仲凱正在正門旁貼對聯。
“高點,再高點!”
一個年青人抱著秦仲凱的腰,將秦仲凱抱得高高的,秦仲凱一邊把沾上漿糊的對聯貼在門框上,樂呵呵的指揮著。
看背影,那年青人只能用高大魁梧來形容,剃著個平頭,身高怕是有一米九,身上穿著秦仲凱的一件軍大衣,顯得格外的小。
“爸!”
秦川喚了一聲。
“喲,回來了?”
秦仲凱回頭,看到是秦川,立刻拍了拍手,讓那青年把他放了下來,拉著那青年走向秦川。
直到這時,秦川才看清了那青年的模樣,臉圓圓的,並沒有想象中的面目可憎、威武不凡,反而是出乎意料的稚嫩,光看臉孔,頂多也就十六七歲,只不過臉上的面板明顯是受凍過度,紅撲撲的,都龜裂開了。
當秦川看著那青年的時候,那青年也在看著秦川,只是躲在秦仲凱的身後,一雙澄澈的眸子裡充滿了靦腆和畏縮,就好像一個怕生的小孩子。
王珍把東西都拿進了屋裡,秦詩語站在秦川的身邊,指著秦仲凱身後的青年,道,“哥,他就是咱爸帶回來的那個傻大個!”
話音剛落,秦仲凱便瞪了秦詩語一眼,“什麼傻大個,有沒有禮貌?”
秦詩語縮著脖子吐了吐舌頭,趕緊跑開,當然,走的時候還不忘將秦川的揹包解下來,那裡面可裝著秦川給她買的手機。
秦仲凱把那青年拉到身前,給秦川介紹了一下,秦川這才知道,老爹連名字都給人家起好了,叫做秦海。
海納百川,這名卻是要比秦川的名字都還要大氣許多,秦川不禁在心中苦笑了一下,老爸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莫名其妙給自己搞了個乾弟弟出來,這算什麼事兒?
第四十六章 農夫與狐狸!
“海子,這是你大哥小川,快叫大哥!”秦仲凱推了推那青年,滿面笑容的催促道。
“大,大哥。”
青年埋著腦袋,一副靦腆的模樣,聲音細若蚊蠅,這麼大一個塊頭,卻像個小姑娘一樣扭捏。
秦川點了點頭,看向秦仲凱,欲言又止,“爸,他這是?”
秦仲凱知道秦川想問什麼,指了指自己的腦門,示意秦海是腦子有些問題,“這孩子可憐,只有五六歲小孩的智力,你媽應該給你說過了吧?”
“說過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