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所以也只能捏著鼻子收下了。
成氏藉口葬禮不來迎接,一是欺趙無恤年紀太輕,初來乍到;二是因為成氏投靠的是他的便宜哥哥趙仲信,趙無恤在冬狩時抽過的成何,就是成氏宗子,也是前任鄉宰。
趙無恤摸著腰間所佩的玉環,略一思索後,心中便有了對策。
他朝竇彭祖和成巫點了點頭道:“竇族長和成巫能來親迎,無恤自然會銘記在心。”
隨後又宣佈道:“人死為大,三日而葬,三老、司馬、司徒不能前來,也是情有可原。我並非成氏親戚,就不親自前往祭拜了,喜,你帶著些禮物帛幣到成氏四里去,代我參加葬禮,也請三老、鄉司馬等人節哀,大可安心辦理喪事,不必以公務為擾。”
一言既出,眾人心思不一。
竇彭祖是竇裡的族長,竇氏在成邑鄉是人數較少的小氏,百年來一直被強大的成氏壓了一頭。比如這鄉宰和鄉三老、司馬、司徒三個鄉吏職位,從來都是成氏把持,沒他竇傢什麼事。
此次成氏歷代相傳的鄉宰被主君趙鞅擼掉,改換成流動的委派官員,而且來上任的還是尊貴的趙氏小君子。儘管如此,一向跋扈的成氏仗著他們那位鄉三老原先做過“比下大夫”之職,還是無恤的曾祖父,趙文子時代的老臣,所以竟公然採取了不合作態度。
原本懦弱的竇彭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和成氏對著幹,更不敢得罪新鄉宰,正在左右為難時,被從外邑歸來的野心家成巫一忽悠,就動了心思,稀裡糊塗地抱著慧跟來了。
他現在心裡那叫一個後悔啊,因為趙無恤竟然有向成氏服軟的意思,讓他大失所望。唉唉,看來這成邑還是成氏的天下,竇氏還是繼續縮頭做人好了。跟著他來的幾個皂隸也竊竊私語起來,頗有些輕視趙無恤年輕膽小的意思。
只有見多識廣的成巫卻目光灼灼,他本以為趙無恤如此年輕,必然受不了冷落侮辱,大概會暴跳如雷,徹底和成氏撕破臉。但如今看來,這位小君子可沉著冷靜得很那。
他又曉有興致地打量起趙無恤所帶的人手班底來,見下宮裡位高權重計程車人計僑、王孫期赫然在內,不由得嘖嘖稱奇,心想成氏大宗那些老殺才這回恐怕是選錯了對手。
羊舌戎,穆夏,田賁等扈從在旁的武人見成氏以葬禮為名,居然敢不來迎接主上,本就摩拳擦掌,準備君辱臣憂一把,去葬禮上砸砸場子。但趙無恤竟讓虞喜去送喪葬帛幣,他們只得強自按捺著怒氣,心中十分不滿。
趙無恤也不做解釋,他跟計僑要來了筆墨竹片,親自提筆寫了份拜帖,封入木匣,交給虞喜。待他離開後,便按著劍,對一臉憤慨的田賁說道:“賁,你適才在邑外,是如何建議我來著?”
惡少年田賁是個心裡藏不住事情的人,他不滿趙無恤的決定,就氣哼哼的把頭偏向另一邊道:“賁早就說過,此成邑中的鄉鄙之人,非兵戈刀劍不能服之,照我說,就該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小君子倒好,直接讓人陪著笑臉送帛幣去了,哼!”
趙無恤哈哈大笑:“本君子說過,今日要先禮後兵,我禮數已至,這成邑鄉吏們,卻反過來想給本君子一個下馬威。如今人不以禮待我,那好,我便從善如流,準了你的建議!”
田賁聽罷大喜,抖威風,他可最擅長了,其餘穆夏等伍長也躍躍欲試。
事到如今,趙無恤也不想玩什麼以德服人,如烹小鮮細火慢熬的把戲,而是要給成邑一個下馬威!成邑的皂隸和大氏強族們屈服最好,不服的話,他也不介意大刀闊斧地掃盡其中螽蟲。
無恤眼中精光閃爍:“羊舌下士!登車,擎旗!”
羊舌戎聞言一臉肅然:“唯!”
佔了車右位置多時的計僑只得下了戰車,他方才已經看見了無恤提筆寫的字,接下來將發生什麼事情,他心裡已然明瞭。且對此並不在意,畢竟是趙氏君子,翻出了多大的浪都有趙鞅出面按下去。
這成族也是井底之蛙,仗著這一代人出了個比下大夫,而上士成何又是仲君子的親信,就忘了誰是主人,誰是僕臣了。可笑,真是可笑,被君子無恤玩死也是活該。
但他又在心裡腹誹道:不過君子,你寫的那筆臭字,成氏看得懂麼?
無恤手持虎符命令道:“讓二三子擺開陣杖,爾等披甲戴胄,持兵戈前往鄉寺!”
竇彭祖剛才有些看低無恤,這會卻慌了,要真動武,損失的還是他們成邑人啊。他連忙說道:“小君子,小君子息怒,這成氏在辦喪禮,再怎麼說,也不該乘喪而伐啊。”
帶路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