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數的外門弟子,無論有無衝破玄竅,都會陸陸續續的離開神宵宗,返回凡俗世界。
神宵宗高手如雲,就算衝破玄竅,晉入還胎境的外門弟子,要沒有晉入天元境的希望,在宗門也不會受到多大的重視。
然而,西北域萬里縱橫僅有一家神宵宗,離開神宵宗,還胎境修士在諸郡府城,還是絕對站在眾生之上的存在。
無論是真陽境巔峰還是衝破玄竅的外門弟子,只要沒有希望錄入內門,極少人會一輩子留在神宵宗。
或返回家族、或加入其他門派、或錄入郡侯州府任事,能獲得的特權、地位,哪怕僅僅是真陽境巔峰的修士返回塵世,也絕對遠遠好過留在神宵宗山門內當一名外門弟子。
再不濟,也可以到神宵宗設於諸郡的外堂擔任執事職務,也好過在山門裡,被真傳、內門弟子以及諸院長老當牛馬使喚強得多。
故而神宵外門弟子雖然有十數萬眾,留在山門內,能有還胎境修為的,也就兩三千人,規模差不多是千劍宗十倍左右。
紫微湖就是真傳弟子常曦的修煉洞府。
除了常曦以及谷陽峰門十數內門女弟子外,也就陳尋、雷萬鶴等四五十個外門弟子分別住到山腳下的東西兩院,數量及規模都要遠遠少過其他真傳弟子所闢的洞府。
而紫微湖之所以讓他們這些外門男弟子進來,實是紫微湖承擔豢養靈雁靈鶴的任務,一些髒活、累活,實在是需要一些男弟人過來幫著幹苦力。
在神宵宗、在谷陽峰,外門弟子是最底層的存在,不管出身貧貴,都要承擔一些雜務,宗門也會據此發放一些必要的生活、修煉資源。
不過多數外門弟子,出身貴戚,得入神宵宗修煉,都叫宗族寄以厚望,倒不用擔心修煉資源會有匱缺。
外門弟子入門後,從各峰傳功院領幾門基本的道法玄訣修煉。
外門弟子沒有固定的授業師尊,每月都可以到傳功院,聽傳功長老講授修煉、煉丹、煉器及陣法之學;由於諸峰外門弟子數量龐大,傳功長老不管答疑解惑的事情。
唯有錄入內門之後,諸峰的傳功長老才會直接指導其修行,谷陽峰內門弟子也僅有百餘人;而唯有常曦等真傳弟子,才真正算是宗主谷陽真人門下的嫡傳弟子。
若有熟悉的內門、真傳弟子,也可以找上門請教,而外門弟子間定期舉行的道法大會,則是彼此印證、交流所學的最佳良機。
陳尋住下幾天,與雷萬鶴頗為熟絡後,才知道他就是余文英、余文鳶姊妹所說的那個天刑峰弟子。
雷萬鶴此時五十歲不到,就已經是還胎境巔峰,洗煉九條靈脈,極有希望晉入天元,然而就是因為得罪了常曦,被迫簽下賣身契,到翠微湖來要幹二十年的養鶴苦役才能還清債返回天刑峰修煉。
而住在山腳下的外門男弟子,大多數都有相似的遭遇,陳尋想想常曦那乖張的脾氣,一點都不奇怪,就是不知道他要在翠微潭前住多久,才能煉製出十件聚靈山河陣,才能跟常曦兩清。
千魔境魔煞洩入塗山一事,自有神宵宗的大人物去關心,陳尋則風平浪靜的在翠微峰住了下來。
常曦也不可能急著現在就要他煉製聚靈山河陣,而在翠微湖修行的弟子,除了豢養靈禽等雜務之外,更多的時間都關門閉屋在院子裡修煉,沒有人知道陳尋的身份,也沒有人特別關心。
有時間遇到其他外門弟子,閒聊幾句,陳尋只說他是出身滄瀾的散修,也不會有人會不知趣的追根問底。
翠微湖/峰本身就有從谷陽峰主脈支生出來的一支靈脈,靈氣滲入靈泉之後,隨飛瀑跌落,散入雲霧之中,陳尋他們所住的這片山谷裡,靈氣也極為充裕。
陳尋都不需要祭用聚靈伏元陣,就能有充足的靈氣用於修煉。
這大概也是有些外門弟子甘願受奴役的原因吧。
而翠微峰,除了數百雁鶴靈禽在深潭與飛瀑之間的懸壁繁衍滋息外,翠微峰南麓、東麓也闢出不少藥山、藥谷,長滿蒲英草等壯骨益陽、補氣養元的靈藥,多用來餵養靈禽。
數百靈禽以紅喙巨雁為主,差不多有近兩百頭。
體形最為雄健的那頭巨雁,翼生金羽,嘯如鳳鳴,據說已有兩千年的壽元,與一頭青鵬,是翠微湖群禽為數不多的結丹仙禽,早就生髮靈慧,是谷陽真人結伴多年的靈獸,就算任性妄為的常曦,也不敢對這兩頭仙禽有所不敬。
而那頭當初隨常曦流落在外的烏鱗狡,與常曦一同被捉回山門後,據說已經谷陽真人鎖在深潭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