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且更重要的是,她從小獨立慣了,她覺得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她看不慣醫院裡那些小孕婦們把自己的老公呼來喝去的作風,老公是用來疼的,不是用來使喚的。
儘管是高齡,紫萱還是決心順產,以前的人不是都順產嗎,自己沒那麼嬌氣,她看過很多資料,順產對胎兒有利,她也想完完整整地體會一次當母親的經歷。足月,生產,在拼盡了最後一絲力氣後,是世界上最好聽的哭聲,是個兒子。
第四章 四十二歲之二
看到兒子躺在她的身邊,紫萱感覺生命真的很神奇,這是個漂亮的嬰兒,大眼睛,雙眼皮,長長的睫毛,是她和天翊的完美結合。這個小小的人兒繼承著她和天翊的基因,承載著他們的夢想和希望,生命流淌不息。
看到這個小生命,紫萱覺得這麼多年的辛苦多是值得的,儘管同齡朋友的孩子,最快的已經上了大學,而她的孩子還在襁褓中,紫萱覺得只要擁有就已經足夠了,這是上天的賜予,她完完整整地做了女人,做了母親,此生無憾。
孩子的名字紫萱早就想好了,叫辰一,不管男孩女孩都叫這個名字。
生產前,紫萱就聯絡好了月子會所,儘管雙方老人都爭著來照顧,但都已年近古稀,紫萱擔心他們吃不消。會所幹淨,寬敞,服務齊全,中醫師會根據體質情況進行分析設計調理進補方案,,還有一些專業的儀器為寶寶測量各項生長情況。小辰一白天就呆在紫萱的床邊,紫萱會和他說說話,也不管他聽的懂還是聽不懂,晚上會送去育嬰房,那邊24小時有護士會照顧,本來紫萱想讓小辰一晚上也和她睡,可是辰一晚上老鬧,紫萱也休息不好,護士說新媽媽月子期間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天翊去看了辰一在育嬰室的情況,一切挺好的,紫萱也就安心了。
過了滿月後,紫萱把辰一帶回了家。
紫萱還有半年的產假,她謝絕了父母的好意,堅持自己帶孩子。她照顧孩子的理念就是簡單+健康。她不像其他媽媽那麼敏感,一定要給孩子吃、穿、用都是最好的,儘管她有這個實力。她只給孩子最普通的,養活方式也有些粗放,她覺得這樣對孩子才是更好,孩子不能是過分呵護的。紫萱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還有時間來做家務,這樣來探望的朋友大為驚奇。
天翊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勤快,每天回來後就爭著做家務,這著實幫了紫萱很大的忙。
辰一半歲了。紫萱聯絡了附近一家口碑不錯的育兒所,每天早上送去,晚上接回來,育兒所條件不錯,當然價格也不菲,紫萱看重的是有專業的老師照顧,而且可以和小朋友交流,紫萱不想把兒子一直封閉在家裡。半年來一直和兒子朝夕相處,分開實在不捨,但紫萱也明白,做為母親,自己的投入是全心全意,但自己也不是孩子的全部。做為媽媽,她應該給出適當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而這個時候,她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自己的個人發展。
紫萱又上班了。一年半沒有工作,紫萱覺得生疏了很多,也陌生了很多。她暗自慶幸,如果自己全職在家帶孩子,幾年之後,自己有可能完全脫離真實的世界。而儘管可以在生活上為孩子提供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也有可能讓孩子對她過分依賴,使孩子缺乏獨立性,這對孩子的性格成長並不利。做為一個四十二歲的女人,紫萱的想法成熟而理性。
第五章 四十七歲
週末的時候,紫萱和天翊會把小辰一帶回爺爺奶奶家和姥姥姥爺家,讓長輩們好好享受天倫之樂,看著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的樣子,紫萱覺得,這才是最真實的生活,她以前孤身一人、甚至後來和天翊的二人世界,其實都是不完整的。
孩子一天天成長。紫萱對於孩子,是母親的關愛,而不是溺愛,她認為,孩子應當具有獨立健康的人格,對於孩子今後的發展道路,應該由他自己選擇。紫萱發現,小辰一很有主見,像極了她;聰明且生性善良、溫和,和天翊一樣。在夫妻二人的潛移默化下,小辰一的發展不是問題,這點紫萱有信心。
紫萱發現,辰一從小運動量都比較大,喜歡跑步、騎小腳踏車、玩積木等。兩歲起,就成了爸爸的跑步小同伴。開始時,爸爸要壓著步子等他,慢慢地,他可以挑戰爸爸了,每天早晨都會在公園裡跑半小時。夫妻倆會創造機會讓給孩子玩耍,讓他活動,就讓他盡情去發揮,玩累了,吃飯也香、睡眠質量也高。
五歲那年,爸爸還把辰一送去練習跆拳道,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比較堅強。
在夏季和冬季,除非氣溫非常高或低,他們才給孩子開冷暖空調。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